推广 热搜: 风电  变电  变压器  核电  开关柜  互感器  电缆  绝缘子  火电  柴油发电机组 

中央媒体团聚焦中核建中侧记

   2011-04-09 中国核电网4
一尘不染的生产车间、一条条有条不紊运行着的核燃料组件生产线、一组组平行或垂直摆放的核燃料组件、一个个正仔细核对着组件编号的工人,神情是那样认真而专注……

  7月28日,来自7家中央媒体的记者在中核集团新闻宣传中心的组织下,来到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进行了一次“探寻之旅”。这是中核集团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向媒体展示的发展成果之一,旨在以点带面,反映出中核集团核燃料能力的建设水平。采访中,令记者们啧啧称赞的不仅是核燃料产能提升、自主创新、质保体系的建立,更多的是建中公司核燃料元件生产“零破损”背后的细节。

安全文化:渗透每一个细节

  走进中核建中,记者们随处可见醒目的标语和口号——“安全重于泰山”、“事前多检查、事后少返工”、“决不让不良品从我手中流出”、“眼到、手到、心到,人人都是一道屏障”……句句都发人深省,字字促人深思。中核建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员工“核品无小事”的质量意识与“细节决定成败”的责任心,使得“人人都是一道屏障”成为建中人的安全共识。

  对于近乎苛刻的安全细节,记者们在参观车间时就有了切身的体会。在通过了厂区门口严格的检查、验证之后,进入核心生产车间,同样的程序还要走一遍。对于每一道程序的执行,车间厂房内都设有电视监控系统进行24小时监控。虽然是公司领导带队,但记者们也不能因此被“免检”。

  进入车间大门,一位专职人员手捧一摞白色工作服已守候大家多时了。工作服、帽子、手套、鞋套一应俱全。“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保护大家,也是为了确保产品的清洁。”随行的公司党委副书记肖林对记者们解释。张立雄是中核建中的一名车间主任,在这里工作已有14个年头了,每天都要如此重复穿衣、脱衣、洗手。“这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张立雄笑道。来自《光明日报》的记者形容这里的工人“跟做手术的医生一样”。

  正如记者们感受到的,在建中公司,这样严细的规定大家已经司空见惯。每个班次要清洁到什么程度,都是有章可循的,甚至小到如何打扫卫生也有严格的规定。否则,只要两次以上不达标,将会停工、现场整改。但也正是如此的“小题大做”,才得以让这种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每个员工的行动中。建中人把这种作风归结为是“严细融入一切”的核工业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质保体系:约束每一个细节

  对于细节的苛求固然重要,但若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再苛刻也无济于事。对于这一点,建中人早就有所认识。上世纪80年代起,公司就开始努力构建一个核燃料元件制造和质量保证体系,经过近三代人的努力,22次对质量保证体系的修订发布,从“管理条例”到“核安全法规”、再到“标准认证”,经历“过程优化”的过渡,经过三个阶段的“变革”,公司终于建立了一个高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以过程控制为主线,三大鉴定为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往只需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的目标,也最终被“用户满意”这一新的标准所代替。

  在这种体系的统领下,公司凡事有章可循、有人监督、有据可查,一切都可以按照程序办。如制造一个燃料组件,“文件足有2000多份,光数据就达上百万条”,质保处副处长邓卫边比划边对记者说,“只要是图纸上有要求的,文件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任宇洪举了个例子说:“在车间里看到的每一个组件,都有采用不同的标识和一系列的文件构成的产品形成全程履历记录;对于交付给用户的每一组核燃料组件,即使经过核电站的使用,再到退役,也依然可以追溯到它在制造过程中每道工序的操作规程、设备型号、工艺参数等详细的资料。”在建中,“每一步都要是可控的”、“不把风险留给顾客”……这样的话常被职工们挂在嘴边。无数的细节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完整的体系又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专业队伍:把关每一个细节

  与其他处室不同的是,质保处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地方。也许是因为质保工作更需要发挥女性的细致的缘故,在这里,处长、科长甚至科员都是男女各半。但在质保处,仅有细致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超凡的魄力。

  建中人清楚地记得,1996年发生了一起人因事故:因为一个检验员书写的数字比较潦草,不易辨认,后面的录入人员也没有仔细核对,而是按照自己认为的数字抄录, 最终造成了检验结果的偏差。发现这个问题后,质保处一纸令下,全线马上停工,整顿1天,同时岗位人员按国际要求进行了两周的阿位伯数字抄写练习和仿宋体字填写检验单等培训。

  “那次停工对公司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我们仍然坚持整顿,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对全厂职工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质保处处长童慎修回忆起那次事故仍然心有余悸。

  质保处的权威也得到了建中公司所有员工的认可。质保处34人中有高级工程师13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人、国家级注册质量工程师24人。国家级注册质量工程师占质保处人员的三分之二。该处室曾派多人到国内外核电站学习、交流,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到公司进行专题培训,形成了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在建中,专业技术员工有1700多人,其中有229人取得高级职称,他们中有3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级职称员工770余人,其中也不乏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决定着公司的良好发展前景,引领着公司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如今,这支队伍已经成为确保建中核安全的中流砥柱。

  众所周知,核燃料元件是核电站反应堆的核心部件,对核反应堆乃至核电站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中核建中作为国内唯一的压水堆核电燃料组件生产基地,担负着供应大量核燃料元件的重任。自投产以来,中核建中不但保证了产量的节节高升,更要以高品质的核燃料元件保障了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如果说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有核燃料元件的一份功劳,那这份功劳理应属于中核建中,属于中核建中每一位关注细节的员工。

  采访结束,记者们受益匪浅、感慨万千。一位来自新华社的记者感叹:“没来中核建中采访之前,我以为核电站就是一个高级火炉,投进铀矿产品就能带动发电。采访后才知道,原来核燃料元件的生产如此复杂,如此精细,如此高科技。我真佩服中核建中人,真佩服中核人!”(李桃 张聪颖 通讯员 余晓静)



 
标签: 中核建中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核电
推荐图文
推荐核电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41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