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柴油发电机组  变电  风电  变压器  开关柜  核电  电缆  互感器  火电  绝缘子 

田核1号机组在线啜漏系统安装工作纪实

   2012-04-09 中国核电网169
在线啜漏检测系统肩负着机组大修期间燃料组件破损检测的重任,但同时也是一项与优化大修工期目标相驳的工作。以往田湾采用的检测系统为离线式啜漏检测系统,这是一个耗时耗力的检测手段。在T101大修时,109组燃料组件离线啜漏检查工作便耗时280个小时。

  这样缓慢的检查速度很难达到T105大修提出的目标,这个目标直接关系着田湾核电公司年度发电任务的完成。所以,一分一秒都不容浪费。

历史空白总要有人填写

  维修处燃料装卸团队享有维修处“特种部队”的美誉,曾经站在过全国“工人先锋号”的领奖台上。这次,他们成为T105大修的先锋,在冲锋号尚未吹响之际,便率先“冲”进了“战场”。

  这场仗,不好打。虽然这支团队中的很多成员是从田核安装调试阶段便从事该项工作,但换料机的“成长”过程却没有一个人见识过。这次,他们需要将换料机工作杆全部解体,在机组尚在运行期间完成在线啜漏系统的安装,并将换料机重新安装就位,以保证T105大修关键路径畅通无阻。

  有多少未知的挑战在前方等待,谁也说不清楚。

  所有的历史都需要人来书写,纵观田核的发展史,已经无法统计填补了多少空白。这一次,“特种部队”要在田湾核电基地的宏伟“拼图”中再准确无误地拼出一隅。

  2012年春节长假刚过,没有任何停歇,项目组成员便一头扎进了作业现场。“其实准备工作早在2011年7月就开始了,制定方案、分析问题,一遍遍地修改、优化、验证,只为确保整个工作顺利完成。”年轻的燃料装卸班班长刘红雨说道。

  这个春节,所有项目组成员身在家中,心里却不时记挂着即将要开展的这项工作,“知道要完成这样一项责任重大,但又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工作,心里既紧张又兴奋。”2007年才毕业参加工作的郑海全回忆着当时的心境。

  事实证明,8天后,他们成功了。

战斗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展开了

  在线啜漏系统的安装作业,是一场没有硝烟,也没有声音的战斗。

  正在运行的机组散发着令人难以靠近的热度,而且始终“精力充沛”地发出巨大的“吼声”。这种声音给工作中的交流沟通设置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方法永远比困难多。“在准备工作开展时,我们就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手势和肢体语言的培训,用这种方式在作业过程中进行交流。”维修处技术支持科张远笑着说。可以想象,那8天里,现场数十个人不停地用手势、身体“发”出一个个只有他们才明白的“声音”,顺利地跨过了环境为他们设置的一道阻碍。

  啜漏系统的工作杆长达12.16米,拆卸时需要从间隙最小处不到1毫米的安装槽中平稳、垂直地吊出。当环吊设备已经到达二次限位时,这个“巨人的身体”却依然有部分停留在安装槽中。

  于是,现场立即制定解决方案。既要保证环吊钢丝不被损坏,又要顺利无损地将工作杆吊出,这着实令人纠结。而解开这个“结”的方法只有“胆大+心细+耐心”。

  环吊上,维修处处长张福海亲自带着吊车指挥和环吊检修人员,观察钢丝绳在轮毂上的盘绕状态和吊钩的预留高度。一旦出现异常,便按照事先预定,通过电筒给下面的指挥人员发出停止命令。

  换料机上,穿着反光背心的指挥人员面对着环吊控制室,指挥着吊钩一点一点地提升。在他的脚踝上,系着一根长长的白线,线的另一端攥在观察换料机小车平台人员的手中。当手的力量瞬间传送到另一端的脚踝上时,就意味着停止操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工作杆终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安装槽,项目组成员在满耳尽是轰鸣声的环境中相视一笑。

穿越“四季”的作业

  作业开始时,2012年的春天已经悄悄来临,而第一波“倒春寒”也随之而至。零下8、9度的户外温度夹杂着海风的“袭击”,令人不由得裹紧了厚厚的棉服。走在通往作业现场的通道上,季节似乎变了,十余度的温度让人有种秋天暖阳照耀的惬意。进入作业现场,季节又变了,三十多度的高温足以让人想起烈烈夏日。

  高温、噪音向来是挑战人生理极限的“利器”,再加上保障运行机组安全稳定的压力,给作业的进行套上了一个又一个“紧箍”。

  工作进行到第三天夜晚时,原本身体就比较弱的郑海全越来越感到不适。为了不影响作业,他无奈地提出提前离开作业现场。两个小时后,刘红雨接到他打来的电话,告知自己正在医院输液,无法再回作业现场。因为此时,他的体温已达到39.5度,至于是怎么去医院的,他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干活的时候一点没觉得体温有这么高,走出现场,身上的汗被晚上的寒风一吹,就像结了冰一样紧贴着身体,难受极了。”郑海全轻声地说。第二天下午,刚有些好转的他不顾同事和医生的叮嘱,拔下针头便重新回到了现场。

  一天穿越“四季”,这绝不是出现在穿越剧中的情景,而是在工作现场真实地存在着。

那些匆忙的身影

  2010年才走上工作岗位的王伟是同事们口中的“有心人”,他负责本次作业的工器具和耗材准备。安装工作开始前的那段时间,他手中“把玩”最多的便是那些冰冷的器具。他把一个个工器具整齐地排列在面前,仔细检查着、核对着。当发现工作中所需要的一批钻头库房没有存货时,为了不耽误作业准时开展,他立即联系厂家,自己掏钱购进了一批。“你们最后给人家报销了吧?”记者的一句玩笑让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一个技能“出类拔萃”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李红卫,在场的每个人都不约而同地用这个词来形容他。钳工技术高超的他守候在作业现场,遇到钳工、吊装难题时,他总是信心满满,三言两语便给出了解决方案。

  周礼,燃料装卸班副班长,同时拥有本次作业项目负责人的头衔,这意味着他必须始终坚守在现场。“工作完成的那一刻,感觉一直憋在心里的那口气终于松下来了,有种说不出的舒畅。”

  短暂的采访无法将这场战斗中的每个身影都一一呈现,此刻他们仍然忙碌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T105大修现场,那里有新的战斗等着他们。而他们,也正在向着心中的梦想继续前进。(李竑翊)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核电
推荐图文
推荐核电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41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