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称,去年全球新增10座核反应堆并网发电。其中,中国就有8座。中国的核工业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在经历重大进步,发展核工业是中国放弃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不到30年时间里,中国从一个学徒发展为世界核大国,中国的核企业也从客户变身为国际市场的竞争者。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4月23日报道,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的核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在反应堆的设计和建造方面都已经实现自给自足。中国企业需要从其他国家同行那里进口核技术的时代似乎还是昨天的事情。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技术,并开始向其他国家出售。西班牙核集团中国联盟的负责人爱德华多·艾梅里奇表示,“中国企业从外国企业那里学习得很快。除非我们出售的是最新技术产品,否则很难在中国推广。现在我们已经发生了战略性的转变,开始帮助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西班牙核集团中国联盟由4家西班牙核企业组成。
报道称,核电仅占中国目前总发电量的3%。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建的核反应堆还有22座。美国权威咨询公司信息服务公司中国能源研究主管周希舟表示,“核能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比很低,但对中国而言很小的一部分对世界而言可能就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核能在未来不会成为中国的能源主导力量,但中国一定会成为未来全世界核能领域非常重要的国家”。
这些看法并非毫无道理。中国核企业在海外的影响力日益明显。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3家国有核能企业已经登陆海外,与多个国家签订合约,涉及领域既有建造核电站、燃料加工、出口核反应堆,也有单纯的提供资金。
大部分项目都是在巴基斯坦、罗马尼亚、阿根廷等国展开,但也有一些高收入国家,比如英国。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最近成立了一家联合企业,专门负责将中国自主设计的“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推广到国际市场。
报道称,中国核工业的海外扩张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北京利用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向海外出售自己的核技术。据报道,中企的目标是未来15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造约30台核电机组。
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规模为中国核企业提供了某些优势,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扎实的财政支持,这让它的核反应堆变成了对其他国家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周希舟表示,“当中国开始大批量生产这些设备时,价格普遍降低,因为中国企业是控制成本的行家,而且能实现批量生产。这种情况在风能、太阳能等领域都已经看到。近年来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某些设备的成本已经下降了30%到50%。随着自主技术的开发,很显然中国企业还有压低核能成本的潜力”。
但是,中国核能领域的实力展示并不足以让“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在海外取得成功。中国企业的国际经验相对较少,需要克服各种政治和文化因素才能获得合约。于是,那些之前向中国出售产品的国外企业便获得了新的机遇。西班牙泰纳通公司的国际业务负责人托马斯·巴图埃卡斯表示:“在国际法规以及其他国家的国内法规方面,中国企业的经验不如西方企业。有的市场与西班牙文化,而不是中国文化更接近,比如阿根廷。我们了解渠道和客户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摆上谈判桌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