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在全面阐述了我国在核安全领域的政策主张、所作努力和重要举措的同时,强调了我国在加强核安全、包括核应急方面的国家措施和深化国际交流、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的主张,引起了积极强烈的反响。这些主张和思路为我国核应急工作指明了方向,表明我国将通过加强核应急管理,有效履行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责和相关国际义务,树立和展示一个负责任的有核大国的良好形象。
多年来,我国的核应急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党和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2008年以来,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为牵头单位的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围绕核安全和核应急的根本要求,在应对汶川地震带来的险情、配合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核安保工作、应对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去年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后,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国家核应急协调体系,开展了信息收集、分析研判、信息发布、辐射监测、应急保障等八方面的工作,及时有效地消除了公众疑虑,维护了国内社会稳定,同时也在争取外交主动、履行国际义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后福岛时代的到来,我国核应急工作面临诸多全新的课题,唯有全面升级才能满足和应对时代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时代要求升级
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的核应急工作从未像今天这样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作为清洁能源的核电产业,并呈现出一日千里之势。尽管日本福岛核事故暂时延缓了我国核电发展的脚步,但是当形势逐渐明朗、认知回归理性之际,核电产业的重新出发又已提上了议事日程。从战略和全局来看,快速发展的核能事业无疑对国家核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类似于汶川、福岛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更蕴含着造成长久损害的危险。这也无疑对国家核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更加开放,信息公开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及社会公众安全意识的增强、以人为安全本理念的强化,都对国家核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
此外,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后,国际社会对于核应急、核安全的重视程度加深,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对有关核应急、核安全方面的多部法规文件进行核订,核应急工作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凸显。我国的核应急工作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承担着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在国际社会展示负责大国形象的责任。
顶层设计升级
核应急工作的全面升级是从加强顶层设计开始的。
我国现行的《国家核应急预案》是2005年5月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作为我国核应急工作的“总纲”,近年来,它也频频经受着现实检验。
“福岛核事故包括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都做了一些核应急响应行动,通过这些行动来看,原来的预案还不够完善,在针对性和实用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国防科工局副局长、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委员兼国家应急办主任、王毅韧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为此,国家核应急协调委目前对《国家核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家核应急预案体系。
据了解,此次系统修订,是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全面总结汶川特大地震和日本福岛核事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确立的三级核应急体系,旨在使其与《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有机衔接,进一步强化各级应急组织的责任和协作,提高预案操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修订后的《国家核应急预案》与旧版相比,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扩大了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修订后的预案把所有各类核设施都正式纳入了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中,这一修改,将为核电厂以外其他核设施的应急准备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其应急响应的能力也会大幅提升。二是细化和强化了应急响应环节,使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一旦发生事故,针对核事故的不同级别,核营运机构、地方核应急机构、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应该何时启动、如何联动等细节,在新预案中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只要应急响应启动,各部门都不必临时咨询、请示,只需按照预案要求就能迅速行动起来。
组织设置升级
协调有序的组织体系是做好核应急工作的基本保证。
在4月6日召开的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副主任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组成单位及其成员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增加了成员单位,将原来的18个增加到了24个;设立省级核应急组织的省份由12个增加到了16个。我国核应急组织机构和核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据了解,新增加的成员单位包括商务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地震局和台办等六个部门。由此,这些部门负责的诸如紧急情况下商品和能源保障,农产品、出入境人员货物的核辐射检测,外部地震情况监测,海峡两岸沟通等工作职责也更加明确。
人才队伍升级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做好核应急工作的重要保障。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日前将原有的“专家组”升格为“专家委员会”,从有关高校、科研单位以及与核相关的机构中遴选出35位专家,这其中包括4位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国家核应急工作的“智囊团”。这些专家分属医疗、工程、核物理、化学、生物等十几个学科领域,年富力强,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还拥有丰富的工作经历。日常工作中,专家们将就我国核应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人员培训,遇到紧急情况时,他们将对应急处理出谋划策。
我国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提出的核安全四项主张中曾明确指出,要强化核应急队伍建设。而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以后,我国核应急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去年3月,经中编办批准,国家在国防科工局专门设立了核应急与军工核安全监管司。同时,增加了国防科工局军用核设施核安全技术审评监督中心和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的编制,设立了新的国家核安保中心,进一步扩充了国家核应急队伍。
可以看出,与之前的一个时期相比,我国核应急工作逐渐呈现出体系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组织基础得到夯实,队伍建设得到强化。尽管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我国的核应急工作仍将接受种种考验,但是让社会放心、让人民安心始终是此项工作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