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3·11”。
日本福岛事故发生一周年之后,无论是日本,还是全球其他国家,对于核电仍在进行进一步反思。
对中国而言,解决长期能源需求与更高安全性要求的选择之间,核电仍是绕不过的发展话题。对此,《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陆启洲。
第一财经日报:今年是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发生一周年,现在回顾这一事故,您有什么感受?
陆启洲:去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了很严重的核电事故,已经促使我们从事核电产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核电这个产业。
第一个审视的问题是核电的安全性。发展核电本身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因为核电是一种接近零排放的清洁能源。但核电一旦发生了事故之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如何能在发展核电的同时把安全性做得更好?如何能在发生福岛这样的严重事故的时候让风险接近于零?这是中国核电人要深思的第一个问题。
实际上,在福岛事故之后,包括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所有拥有核电的国家都对自身核电进行了重新审查。我国也开展了核电大检查,重点检查了在建和在运的核电机组能否得到有效安全保证,如果存在问题如何去解决。
第二个审视的问题是像我国这样的能源消费大国是否需要发展核电。虽然大家有不同的思考结果,但至少我们搞能源产业的人认为,我国发展核电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供应的必然选择。像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那样,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总经理 陆启洲(资料图)
日报:目前核电大检查已经结束,您认为中国在今年是否会重新启动核电审批?
陆启洲:既然核电大检查已经完成,《核电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调整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至少从这两点判断,我个人认为今年可能会重启核电审批。核电还会像温家宝总理所说的安全高效地发展。但绝不能搞核电大跃进。
日报:那么您估计规划中到2020年中国核电的开发规模会达到多少?
陆启洲:两个规划还没有上会,我也确实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我想,“十一五”期间中国核电开发的规模已经有4000万千瓦左右,那么“十二五”总会继续建设2000万到3000万千瓦的规模。所以,我估计到2020年,中国核电开发下限在6000万千瓦左右、上限应该在7000万千瓦左右。
日报:关于内陆核电的发展一直争议不断,特别是其安全性一直让一些公众不放心,您如何看待内陆核电的开发?
陆启洲:从核安全性上来说,内陆核电和沿海核电的安全性是一样的。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国际标准,对内陆核电和沿海核电也有着同样高的核安全要求。
世界上现有运行的核电站绝大部分是内陆核电站。比如,美国、俄罗斯、法国等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而沿海核电则主要集中在日本,这是日本作为岛国的特殊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如果一旦发生像福岛这样的事故,内陆核电和沿海核电造成的影响几乎是一样的。并不是说内陆核电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就比沿海大。同时,从我国的特点来说,沿海的人口密度比内陆要大得多,沿海如果发生核事故恐怕比内陆核事故的影响还要严重一些。
是否发展核电,关键问题要看是否需要。我国首先发展沿海核电,并不是因为沿海核电对核安全的要求比内陆核电低,而是因为沿海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对电力的需求比较高。
解决沿海用电,要么大规模输煤,要么大规模输电。但搞核电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发展沿海核电是从电力市场需要做出的选择。同样,在发展内陆核电的时候,也要看是否需要。
日报:近期舆论对近期彭泽核电有关争议关注度高。中电投集团作为彭泽核电这一内陆核电的投资方,能否披露一下彭泽核电的进展情况?
陆启洲:彭泽核电现在规划中,仅在做一些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并没有开工。
我想,对于核电这样一个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话都不让人家说能行吗?但是我反对恶意炒作,以及不公正、不客观的指责。
网上有人说,彭泽核电在进行民意调查的时候,用发洗衣粉的方式来收买望江的老百姓。我可以告诉你,没有这样收买的事情。(汪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