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首届核电海盐论坛暨核电建设与地方发展座谈会在浙江省海盐县举行,核电业界相关领导、知名专家与会,以海盐与核电和谐发展为实例,共议核电建设、核电关联产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等话题。
在如今部分公众依旧谈“核”色变时,作为本次论坛东道主和我国大陆核电发源地的海盐县却正在谋划打造“中国核电城”。海盐为何有此规划?其建设中国核电城有哪些优势?未来的核电城将是什么样子?请听参加此次论坛的海盐县县长章剑一一道来。
海盐建设中国核电城优势明显
中国能源报:海盐建设中国核电城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章剑:海盐对核电的认知有个发展过程,最早是出于服务支持核电,提供征地拆迁等后勤服务,并希望从税收等方面得到一些回报,后来也长时间停留在这样的认知层面。
到2008年时,我国核电发展战略明晰起来,提出由“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也在想,作为核电基地,面对核电新的发展形势,海盐到底怎样应对?有哪些机会?后来认识到按照规划,未来核电装机容量将实现翻番,产业增长空间巨大。加之我县建设发展了30多年核电,对核电安全性充分信任,所以最终还是决定要依托核电优势,为核电产业发展服务,积极发展可为核电配套的关联产业。
中国能源报:地方政府出于产业发展需要,也搞项目设计和产业定位,不过大部分设计高度雷同,缺少特色。请问海盐建设中国核电城有哪些比较优势?
章剑:首先,海盐产业基础雄厚。秦山核电站是中国大陆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目前秦山核电站投运总额定功率超过430万千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此基础上,海盐核电系统机构集聚,涉及核电工程设计、运行维护、技术调试、建设安装等多个领域。随着核电产业在秦山的不断做大做强,本地核电关联产业也初具规模。
其次,海盐核电需求市场巨大。预计到2014年,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全部建成投运,海盐县将成为我国核电站堆型最丰富、国产化程度最高、机组投资比最具经济优势的核电基地。加上临近在建核电项目的服务需求,中国核电城核电关联产业发展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支撑。
最后,海盐人才人脉资源丰富。作为我国大陆核电的摇篮,丰富的核电人才是海盐县建设中国核电城最宝贵的资源。
中国能源报:今年10月,国家能源局启动了核电重大专项2015年立项课题申报工作,其中特别提到“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参与重大专项”。浙江本来就是民营企业的沃土,民营企业数量众多,海盐县核电关联产业企业也多为当地民营企业,这是否会为当地民营企业介入核电产业提供良机?
章剑:这确实是个机遇,海盐近年来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不过就海盐当地民营企业而言,大多还是主要制造核电产业外围产品。目前取得核级资质产品的企业只有一家,取得供货商资格的大概有30家。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鼓励当地民营企业积极申请资质。如果企业拿到了核电相应资质,我们县政府要给予奖励,最多可奖励50万元,以促进加快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
可喜的是,在引进核电机构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方面,我们已取得明显成效。如中国原子能院、中核武汉核动力运行研究所和很多核电系统大公司都开始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中国核建集团、法国阿海珐公司等还考虑在我县设立培训中心和检修中心,这将有助于打造一个完整的核电产业集群,进而增强区域核电产业配套能力和检修服务能力。
核电没有让海盐付出环境污染代价
中国能源报:海盐发展核电30多年,是否给当地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章剑:三件事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件事,11月1日,浙江省环保厅公布本省县级城市的环境质量,海盐是全省县级城市受到表扬的空气质量最好的三个县市之一。
第二件事,海盐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健康。卫生部门调查数据显示,我县(包括秦山等地)值得大家关注的几个指标,如癌症发病率、新生儿畸形率等都在正常值以内。
第三件事,秦山核电系统退下来的900多位老领导、老职工在北京或其他城市有房子,在海盐也有房子,但他们绝大多数都选择安居在海盐。我觉得他们的态度更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因为县长说了,老百姓也不一定相信。但是,我们秦山的老总们都住在海盐,所以对核电的安全、对海盐的环境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我认为,海盐发展核电30多年,我们在某些方面确实受到了限制,付出了一定代价,但是绝没有付出环境污染的代价。
中国能源报:核电在促进海盐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哪些体现?
章剑:一是促进了海盐经济实力的大增长。2012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301亿元,其中核电79.66亿元,占了26.4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2.33亿元,其中核电企业入库5.24亿元,占了23.47%。今年以来,我们引进核电关联企业的项目投资已超10亿元。
二是带动了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大进步。大批核电人员在海盐县城安家落户,催生了大规模的核电住宅小区,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县城的建设。
三是人文环境大为改善。海盐现有核电系统职工和家属约1.3万人,约占县城常住人口的7%。核电人的到来提升了海盐的人口素质,现在海盐有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6000多人,其中核电占了30%;高级职称技术人员900多人,其中核电系统占60%。
2020年核电产值将达1000亿元
中国能源报:在规划建设中国核电城方面,海盐县有怎样的发展定位及战略目标?
章剑:根据我县规划,我们结合海盐县区域功能和城市特色,中国核电城总体定位为“一城三区”,即核电科技城、国内核电服务核心区、国内核电辅助设备制造集聚区、国内核能安全利用示范区。
对于建设中国核电城战略目标,我们分别明确了近期和中期目标。近期目标计划到2015年,中国核电城雏形基本形成,建立起具有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咨询服务、维修检测等功能的核电生产服务体系和拥有先进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核电设备制造产业体系,力争成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
中期目标方面,到2020年中国核电城基本建成,形成技术水平高、产业功能全、服务范围广、设施配套优的核电产业体系,力争核电及其关联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
中国能源报:对于推动海盐未来核电产业健康发展,您有哪些期待和建议?
章剑: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强核电场外应急体系建设。福岛核事故虽然造成泄漏危害,但没有带来交通危机和次生灾害,主要得益于核电站场外应急道路体系配套的完善。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政府从1974年开始设立了补助资金,授权建有核电站的当地政府用来改善公共设施和公众福利,比如说建设应急道路、应急避难场所,实施免费医疗、免费就学等等。
按照我国目前政策框架体系,虽然责任是在地方政府,但是地方政府在履行这个责任的时候,在筹集资金方面还受到很大的制约,希望相关政策能够进一步合理明确责任主体和资金来源。
二是建议我国核电行业参照学习日本等国家的做法,将核电上网电价每度提高2分钱,征收部分作为地方核电应急专项配套资金,专门用于核电场外应急体系建设,这可以解决很大问题。
三是希望核电企业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如在核电规划限制区内为居民建设卫生院、学校、休闲中心等公共设施,这既可以让居民生动感受到核电企业带来的好处、增强其对核电企业的认同感,也能充分彰显核电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