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定位
立足海盐县核电关联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比较优势,结合海盐县区域功能和城市特色,中国核电城总体定位为“一城三区”:
核电科技城。着眼于服务全国核电建设和运营管理,重点发展高技术核电服务业,积极培育高端核电装备制造业,创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区域影响力与辐射力,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核电科技城。
国内核电服务核心区。构筑高水平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引进国内与核电产业相关的院所及大企业,集聚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电服务业,成为我国核电及关联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核心。
国内核电辅助设备制造集聚区。加快培养和引进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着力在核电辅助设备领域形成竞争优势,提升核电设备制造业整体水平,成为国内重要的核电辅助设备基地。
国内核能安全利用示范区。加强核电安全生产和运行管理,开展核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核电文化旅游,成为国内核能安全利用示范区。
(二)开发原则
服务优先。优先发展核电运行服务、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教育培训、核电文化旅游等核电服务业,带动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并积极拓展核技术应用领域,构建特色竞争优势。
创新驱动。以创新为动力,集聚科技和人才资源,积极发展高端服务,注重核心技术和产品,提升海盐县核电关联产业规模和水平,推动海盐县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涉核安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强化土地、能源、水资源集约利用,安全开发核能资源,推进产业集聚发展,营造独特的核电科技与生态文化,
开放开发。积极培育发展县内核电关联产业,在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同时,重点引进国内外有较强实力的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推进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政企联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核电城开发建设和核电关联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扶持培育,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核电城开发建设水平。
(三)战略目标
近期目标:到2015年,中国核电城雏形基本形成,建立起具有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咨询服务、维修检测等功能的核电生产服务体系和拥有先进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核电设备制造产业体系,力争成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
产业规模。引导要素资源进一步向核电城重点规划区域集聚,核电及其关联产业产值实现跨越式增长。到2015年,实现核电服务业产值100亿元;核电设备制造业产值50亿元。
创新能力。到2015年,核电关联骨干企业技术研发经费(R&D)占销售产值的比例达到5%以上,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或企业技术中心2家,形成若干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市场份额高的拳头产品。
企业培育。初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紧密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组织体系。到2015年,新取得核安全许可证的企业达到2家,取得核电合格供应商资格的企业达到50家;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5家,超5亿元的10家,超10亿元的5家,涉核上市公司3家。
区块开发。空间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初步形成功能布局合理、土地利用集约的开发格局。预计到2015年,核电生产区和核电生活区总体完成开发,核电运行服务区基本建成,核电设备产业区初步成型,启动核电科教商务区建设。
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初步实现“内联外通”,建成区完成给排水、电力、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配套,生活服务配套基本完备,建成国际化核电商务区和高品质生活社区。
中期目标:到2020年中国核电城基本建成,形成技术水平高、产业功能全、服务范围广、设施配套优的核电产业体系,力争核电及其关联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初步确立我国核电产业发展核心区地位,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核电及关联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