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 我们的共识与行动——在2013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博览会上的致辞(摘要)
(2013年6月22日)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
过去的100年,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50倍以上,人口增长近4倍。人们在享受工业革命带来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过去的100年,人类消耗了目前可开发利用矿产能源的近一半,矿物燃料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物种减少。无论是昔日的雾都,还是当今的雾霾,无不向我们印证:发展新能源,是人类共同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责任与行动;发展新能源,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促进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发展新能源,是甘肃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正确选择。基于以上认识:
——人类开始认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广泛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2012年全球清洁能源产业的投资规模已达到2687亿美元。近年来,风电装机容量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太阳能发电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
——中国作为能源供给相对短缺的国家,更是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新能源,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举措,致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中国政府对世界作出郑重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我国清洁能源领域投资677亿美元,居全球第一,在全球清洁能源领域投资额比上年下降11%的情况下,中国增长20%。2012年,我国风电并网装机总量达到6300万千瓦,短短7年间增长50倍,从全球第十位跃居第一位;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达到700万千瓦,7年间增长100倍,居全球前列。
——甘肃发展新能源条件得天独厚,新能源开发建设成效显著。全省风能资源理论储量2.36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太阳能资源理论储量巨大,技术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未利用土地18.5万平方公里。200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甘肃建设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建设以酒嘉为中心的风电、以敦煌为重点的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积极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构建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2012年,甘肃省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取向,把新能源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省政府印发《甘肃省“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为全省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依据。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新能源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参与我省新能源建设的企业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知名企业,其中,风电企业31家,光电企业76家,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55家。全省风电建成装机660万千瓦,开发建设总容量1580万千瓦;光电建成装机100万千瓦,开发建设总容量1100万千瓦。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超过15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一半。今年前5个月,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省总发电量约三分之一。到2015年底,全省风电装机将超过1700万千瓦,光电装机将超过500万千瓦,新能源将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转型跨越的重要支撑。
甘肃新能源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资源开发不足。风电建成装机仅占技术可开发量的16.4%,光电建成装机仅占技术可开发量的2.4%。二是跨区域电网建设滞后,外送通道容量偏小,就地消纳能力不强,弃风弃光呈加重趋势。三是研发力量不足,缺乏核心关键技术。我们认为,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暂时的,通过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实践证明,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关键要靠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支持和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为此,提出以下八项建议:
一是加强立法执法。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检查,将有力推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贯彻落实,营造全社会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为进一步完善立法执法,我们建议尽快制定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配额管理办法,建立促进新能源发电优先收购调度的体制机制,保障配套电网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投产,促进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强化规划指导。依据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和布局,我省将在测风、测光的基础上,结合电网接入消纳条件,编制《新能源基地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建议国家进一步调整完善规划,对新能源富集地区予以重点支持,建立以酒泉为中心,辐射河西走廊、新疆东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的亿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三是加快电网建设。把西电东送和新能源发展结合起来,优先安排和布局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建设,为东中部地区提供稳定的新能源,努力解决电源与电网同步配套的问题,使新能源电力发得出来,送得出去,形成项目有回报,企业有盈利,电网有效益,百姓得实惠,地方政府有积极性的共赢局面。
四是突出产业导向。国家实施有利于消纳新能源的产业导向,优化高载能产业、资源型产业布局,将高载能项目尽可能安排在西部新能源资源富集区,推动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是完善政策支持。实施新能源发电企业同大用户直供直购电价政策,提高企业发电效率,降低用户成本。完善可再生能源基金预算,扩大基金规模,健全拨付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研究出台新能源污染减排总量等量替代政策,按照与新能源规模等量的火电企业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新能源发展省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指标。
六是支持技术研发。甘肃新能源资源富集,科研力量雄厚,全国新能源装备制造知名企业大量落户甘肃,在甘肃设立新能源装备制造研发中心具备良好条件。建议在酒泉设立中国新能源研发中心,加大对新能源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
七是促进惠民利民。开发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仅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建设上,更要惠及民生、造福百姓。采暖、用电和烧水做饭,是西部农村百姓基本的民生问题。通过太阳能技术的采用,提高民居室内温度,特别是解决好农村幼儿园、小学、村卫生室、养老院等室温问题。通过沼气和太阳能有机结合,提供专业化服务,解决农民烧水做饭问题,减少烧柴烧煤,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有机农业。通过推广光伏发电或建设小型风光电站,解决电网覆盖不到地区的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八是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对话,加强新能源国际交流合作,妥善解决贸易争端,反对贸易保护壁垒,共同促进新能源发展。近期,美国、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双反调查、征收高额关税,我们对这种损人不利己,阻碍新能源发展的行为表示坚决反对。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我们坚信,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势不可挡。我们定期举办中国(甘肃)国际新能源博览会,目的就是提振新能源产业发展信心,促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希望与会官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广泛沟通,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为新能源发展拓展新的空间,谋求新的突破,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