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3月11日是日本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对于核,两年来,日本人似乎是在心理路口不停徘徊。停了,是生活所需;继续,又怕两年前的悲剧重演。进退之间,似乎也代表了国际上,很多国家对于核问题的审视与思量。两年来,福岛核事故给民众留下的也许是对核泄露的恐惧与担心,但对于核电业内,留下的是如何应对更高标准突发性灾害事故的安全意识和科学手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指出,两年来,我国的在运行核电站及自主设计的核电的安全标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罗琦:福岛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需要去考虑一些极端的事件。我们现在已经在二代核电站的改造中采取了很多措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标准,我们采用的设计理念比别的国家都要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巍:福岛严重事故后,反应堆余热导出没能及时做到。另外没有应急电源,针对这些方面,国内所有的核电站都做了改进。
罗琦表示,改进后,我国在运行核电站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罗琦:我国现在运行的核电是安全的,大家大可放心。
刘巍表示,福岛事件不仅仅促使我们提高了在运行核电站的安全防范措施,更是促使全世界在核电设计中充分考虑要如何应有效对超基准突发自然灾害的威胁,进一步提高了新一代核电安全标准。刘巍介绍,在我国完全自主设计的的第三代核电ACP1000的方案中,抗震标准已经提高到数百年一遇。
刘巍:我们把福岛核事故的教训放在首位。在防震方面,一般普遍的电站都考虑0.2G,我们现在已经提高到0.3G,可以应对8级地震。针对严重事故后反应堆的余热导出问题,如果电源存在就用电源;如果没有了电源,事故后一回路在没有能动的情况下能够自然循环,二回路具有外部水箱,使得一回路自然循环的热能够自动带出去,可以维持72个小时。
除了反应堆自身的热循环能动加非能动双重导热保障外,ACP1000在反应堆上方又加装了一层冷却保障系统。
刘巍:我们现在在顶上有一个2000多立方米的水箱,就自然给反应堆堆芯冷却。防止了像福岛出现的堆芯融化状态。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勤介绍,两年来,我国核电界反思和检查了核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工作,有了更好的防御措施、更高的安全标准和技术。今年两会上,有十多位代表委员都提出,国家应该加快发展内陆核电。
孙勤:我相信随着福岛核事故的过去,大家理性的对待和相关措施的加强,内陆核电站将在“十二五”做好准备,在“十三五”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