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3月18日文章,原题:中国科学家被敦促在2024年时开发出新的钍基核反应堆
随着中国努力降低对产生雾霾的燃煤电厂的依赖,中央政府要求研发出新型核电厂的最后期限已被提前15年。
研究人员称,上海某科学家团队最初被要求用25年研发出世界上首座使用放射性元素钍的核电厂,但如今被告知仅剩下10年时间。参与该项目的黎忠教授表示,以前政府因能源短缺而对核电感兴趣,如今的雾霾令其兴趣倍增。去年中国约70%的电力产自燃煤电厂,核电比例勉强超过1%。今年1月中科院在上海成立卓越创新中心,旨在在国际上首先实现钍基熔盐堆的工业化应用。
目前中国所有正运行或在建的商业核电厂都使用铀燃料,但中国的铀矿已匮乏且依赖进口。理论上看,钍基熔盐堆技术释放的热量数倍于当前的反应堆。该技术的潜在优势还包括,专家认为中国拥有至少能排进前三的庞大钍储量,产生的放射性废物较少等。黎表示,中国的雾霾危机令该研究获得巨大推动力,“煤炭问题已显而易见。若人均能源消费翻番,中国将被污染空气窒息而死。核电已成为大规模取代煤炭的唯一解决之道,而钍被寄予厚望。”
研究人员称正承受空前的“战争般”压力,他们面临的某些技术挑战十分艰巨,甚至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他们还可能面临来自公众以及与煤炭产业利益相关的官员的反对。 难题之一是熔盐会产生极具腐蚀性的化学物质。这类核电站须在极高温下运行也引发安全担忧。此外,研究人员对钍的使用也了解有限。黎说:“短时间内需应对如此之多的问题。”项目难度曾令西方国家放弃该技术,但近年来美法日等国又兴趣重燃。“这绝对是场竞赛”,黎说,中国“面临来自海外的激烈竞争,成为首个成功的国家绝非易事。”
核能专家顾忠茂认为,若中国的核电比例达到5%至10%,雾霾天气会明显减少。与核电占发电量75%的法国等相比,中国的核电比例仍微不足道。顾说“若我们像法国和日本那样建造许多核电站,将像他们一样享受蓝天和清洁空气。”(作者Stephen Chen,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