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整座核电厂比作一台庞大的发电机,那么,监施工相当于现场制造,因此,核电工程的建设施工业务也被不少人认为是低端业务。”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祖斌在第三届能源论坛会上表示,对于低端有两种理解,一是利润微薄,挣钱不容易。二是指门槛低,什么人都能干。要说到挣钱不容易,我承认,但要说到核电工程的建安施工很简单,我觉得不妥。
核电产业链可以区分上下游不必比较高低端
一条完整的核能产业链,包括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调试运行、维护以及退役等环节。而“制造”成为产业链中最有争议的环节。
祖斌表示,在核电工地,尤其到了高峰期,十几个专业、几十个工种、上百道工序,数千名员工,相互穿插在非常有限的作业面上,要做到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在计划时间内按照规定要求把厂房一层层建造起来,管道一段段焊接起来,设备一台台安装进去,远远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可以区分上下游,但不必比较高低端。无论哪个环节,想要做好、做精、做到极致,都不容易,而一旦做好、做精、做到极致都能创造很高的价值。与其无谓地争端,不如用心做事,高端也好、低端也罢,别人怎么说并不重要,结合天时地利,选准一个环节,把它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并让客户感知我们的存在,这才是最重要的。
工程建设核心能力体现在难以模仿的演出能力
据介绍,法国EDF设计推广的EPR核电站2005年在芬兰开工,2007年在法国开工,2009年在中国开工。中国的EPR最晚开工,但从FCD到穹顶吊装,芬兰的队伍用了48个月,法国的队伍用了56个月,而中国核建用了24个月。
“这就是多年练就的剧组演出能力。”祖斌认为,对于在核能领域从事工程建设的企业,核心能力更像是一种剧组演戏的能力,精彩的演出效果源于剧组成员精彩的个体表现和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每个演员无论什么时候出场、上场、说什么台词,该做什么动作,如何与其他角色完美衔接,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反复排练、长时间磨合,剧本可以拷贝,但演出能力不易模仿。
核能产业链应当进入多方共赢的最优状态
近几年,国家越来越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竞争也渗透到核能和平利用领域,而且日趋激烈。核能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相互依存,核能领域的各家企业也相互关联。
在祖斌看来,核能领域的竞争不是零和游戏,利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所营造的良好氛围和创新条件,借助当今世界诸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等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各个环节、各家企业完全可以在不损害其他环节、其他企业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自身挖潜、合作共赢的方式,对核能产业链进行帕累托改进,推动核能产业链趋向帕累托最优。
“核能领域的竞争不是零和游戏,利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所营造的良好氛围和创新条件,借助当今世界诸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等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各个环节、各家企业完全可以在不损害其他环节、其他企业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自身挖潜、合作共赢方式,对核能产业链进行改进,推动核能产业链趋向最优。”祖斌表示,核电“走出去”不是某个环节、某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生态圈的竞争。当我们走出国门,面对全球竞争时,应该更加自觉地跳出自家企业的小圈子,关注民族企业的大发展。应该看到,核能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核能行业内的各家企业应该协同努力,做到“利而不害,围而不争”,不断提升中国核电的整体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