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我国新版《国家核应急预案》发布后的第一次国家级核事故应急联合演习——“神盾--2015”成功举行。此次演习历时3个半小时,由国家级、省级、核设施运营单位三级联动,军地协同,采取时空压缩、异地同步的方式展开,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27家成员单位参加,同时,还动用了9个国家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10支救援分队以及部队相关救援力量,广东省还组织了相应救援力量及部分公众,约1900人投入实战演练。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担任演习总指挥;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民政部副部长邹铭,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刘华,总参谋部作战部应急办主任郑威波等担任演习副总指挥;广东省、相关核设施营运单位有关领导分别担任本级演习总指挥。
此次演习模拟某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向环境有限释放为情景,重点演练在发生重点核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国家级核应急机构、省(区、市)级核应急机构、核设施营运单位组织实施指挥、开展会商研判、进行场外救援、信息发布、军地协同以及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按照《及早通报核事故国际公约》,还模拟了国家原子能机构向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情况通报。
国务院应急办、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有关科研院所的资深专家组成评估团对本次演习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专家认为,此次演习方案设计科学,准备充分周密,组织指挥有力,协同配合得当,参演人员职责明确,作业规范,达到了演习的预期目标。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在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建体系、强能力、重实战的要求,全面加强法规标准体系、预案体系、技术支持体系、救援体系和组织指挥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我国目前已建有9个国家级核应急专业技术支持中心,25支国家级核应急救援分队,涵盖了辐射监测、航空监测、海洋监测、气象监测、辐射防护、核应急行动、决策支持、医学救援、去污洗消、突击抢险等核应急专业领域,有关省(区、市)和核设施运营单位也构建有核应急救援力量,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核设施运营单位三级联动的核应急体系,正不断推进国家核应急体系完善和核应急工作向前发展。(杨阿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