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为期7天的首届“中国-东盟核电能力建设活动”在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正式拉开序幕。为持续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在核电领域的合作,为东盟培养核电人才,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与东盟能源中心当日还签署了关于核电能力建设方面的合作协议,中广核副总经理郑东山与东盟能源中心主任Sanjayan K V Velautham代表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
根据协议,中广核与东盟能源中心将共同为东盟国家开展核电能力建设活动,并推动在中广核设立中国-东盟清洁能源能力建设中心。该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核电及其他清洁能源领域深入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自国家能源局、东盟9个成员国的20余位主管核电的政府高级官员出席了开幕式,并参加为期七天的培训交流等活动。据悉,此次活动受国家能源局委托,由中广核与东盟能源中心联合组织实施。中广核副总经理郑东山表示,此前,中广核已经为东南亚地区有关国家组织过多次核电培训、交流。希望通过活动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共同探索在核电等清洁能源领域开展互惠合作的机会与模式。
东盟国家核电市场潜力大、核电人才缺乏
中国与东盟在电力能源领域素有合作。随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及多边自贸区的建立,区域经济迎来新一轮发展,当前东盟各国经济发展与电力紧缺的矛盾日益严重。为应对能源问题,逐步降低长期以来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东盟国家纷纷制定了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的计划。
其中,越南、印度尼西亚(下称印尼)、泰国等已将发展核电作为确保未来能源安全、满足电力需求的重要途径,并制定了具体的核电发展计划,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也有意发展核电。
泰国《电力发展规划(2012~2030年)》显示,到2030年泰国电力装机达到7069万千瓦,其中核电装机200万千瓦。越南的胃口更大,计划在2020年建成首个100万千瓦装机的核反应堆,2025年达到600万千瓦,2030年实现核电装机总量1070万千瓦(装机占比7.8%),核电发电比例达10.1%。
与明确的核电发展目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述国家的核科学与工程人才十分短缺。资料显示,当前菲律宾核科学与工程人才短缺,之前西屋公司帮助培训的710多名员工流失严重,剩余的大多数也将在未来5-10年内退休。为满足核电发展人才方面的需求,越南政府专门制定了总投资1.5亿美元的“原子能领域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国家计划。
但是,东盟国家建造核电站有着不容忽视的多重风险。比如,印尼位于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交界处,大陆板块在此交接,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泰国核电发展则面临政局不稳定、核电立法尚不完善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从长远考虑,中国核电企业选择了先为东盟国家提供人才培养、核法律体系建设等基础性援助工作,为将来中国核电出口打下基础。为响应核电“走出去”,落实“一带一路”和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国家战略,中广核在泰国、越南等国已经设立了办事处,积极推进与东盟各国在核电等能源领域的合作。近年来,中广核接待东盟各国各界参观考察中广核的核电站累计超过4000人次,为东盟各国提供核电技术培训超过350人次。中广核还与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政府授权开发核电的企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获泰国、印尼青睐
据了解,泰国、印尼等国已对中广核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表示出浓厚兴趣。目前,泰国已启动了对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独立评审,2015年内有望将华龙一号作为可选技术纳入泰国发展核电的“短名单”。同时,泰国也计划大规模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到中国,学习、掌握华龙一号的相关技术。
“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合作,在中国三十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汲取福岛核事故教训,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型,是中国能独立出口的三代机型。
在设计上,华龙一号的堆芯燃料组件数量从157组增加到177组,可使发电功率提高5%—10%,在提高经济性的同时降低了堆芯内的功率密度,提高了核电站安全性;采用双层安全壳,内壳与外壳功能相对独立,外壳可抵御大型商用飞机的撞击;由于核岛厂房采用较高的地震输入标准,华龙一号可以抗击9级的强震。除此之外,“华龙一号”的设计使用寿命为60年,较二代核电增加了20年。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其他堆型,“华龙一号”具有成本优势。
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品牌,“华龙一号”打一出生便肩负着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使命。目前,华龙一号的海外市场开发体系已初步成形。英国、阿根廷、埃及等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南亚近20个国家核电项目的合作正在积极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