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精神”植根于他的思想中
回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一、二号建成投产的故事。叶总忘不了的就是二号机组比预计的投产日期要推迟了大约一年时间。本来预计的时间是2003年4月。而实际二号机组正式投入运营的时间是2004年5月3日。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一号机组已于2002年4月15日提前47天正式投入行业运营。距离现在已成功安全运营三年。
反应堆压力容器,核裂变装置是整个核电站技术的心脏部位。一号机组的这一设备当时是从国外引进的。由于二号机组要实现的国产化要求更高,因此二号机组是由我国自己做的。承接制造任务的上海锅炉厂也是第一次制造这个设备,因此在制造方面不是全部有经验。而这一设备又是按照国际上先进的技术标准第一次制造。如这个设备的安全段是由三种材料混合制成的东西,技术要求非常高。由于缺乏经验,又没有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一开始时制造出来的设备出现了缺陷。再加上管理上及工期安排上等各方面的原因,二号机组的建成投产就被延迟了。但当问及二号机组建成后实际运行的情况时,叶总欣喜地说道:“二号机组运行得很好,现在它要比当时一号第一年时的可利用量高,非计划停顿的次数少很多。而最关键的一点是它实现了59%的国产化率。”叶总还透露说三、四号机组的国产化率将努力提高到70%%。
二号机组建成投产的时候也恰好是可以申报“2004年我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奖”的时候。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一、二号的当选自然当之无愧。二号机组的建成更实现了我国商用核电站更高的国产化的要求。
1986年起,叶奇蓁被任命为中国核工程公司(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建设单位)副总经理。接受任命后,叶总就开始投入到秦山二核的设计工作,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技术工作。核电是高科技产业,自主发展核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国务院当时给秦山二核确定的建设方针是“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初期时,德法与我国谈合作已到即将签合同的时候。但到了1989年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制裁中国,秦山二核也就陷入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局面。这时叶总全面地分析了当时情况,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下决心自己搞!从而正式开始了我国的自主设计之路。“现在搞成了,回头看看如果当时不下决心,真不知道会等到什么时候。”叶总欣慰地说道。他的决心是来自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知识分子的报国之心。从此,“自主”二字就深深地植根于他的思想之中。
年少时的理想就是“读书救国”
“我们小时候可跟你们不一样。我小时候的一大半时间都是生活在解放前的。那时候的理想就是‘读书救国’。中学时我读的是同济附中,那时家里比较贫穷,上不起好的私立学校,只有上很便宜的公立学校。解放后学校老师提出要好好学习建设新中国,所以我们同学都发奋学习,而且同济附中的老师也很不错,班里大部分的同学都考取了大学。现在同济附中已出了七八名院士了。”叶总还说,现在回忆起来,那时真是穷学生,很苦。
1955年7月叶奇蓁从上海交大毕业,时年21岁。品学兼优的他被组织公派到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攻读研究生。在这所著名高等学府里,叶奇蓁时刻谨记“报效祖国发奋学习的信念”,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开始了电力系统专业知识的学习。1960年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电力系统专业副博士学位。叶总回忆说,1960年后中苏关系开始紧张,苏联开始限制中国。为了报效祖国,他冒着危险坚持完成了论文答辩才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祖国。
学成回国后,1961年5月他被分配到二机部,来到其下属的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工作,由此开始了与核工业的不解之缘。他接到的第一项重大任务便是参与我国“两弹”的研制。而这正赶上当时苏联老大哥离我们而去的时候,苏联政府撕毁了同中国政府签订的几百个合同,撤走并终止派遣全部在华专家,带走全部图纸和资料,并停止供应中国建设需要的重要设备。面对苏联专家撤走后留下的一个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叶奇蓁与我国第一代核工业人一道,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一个信念开始在叶奇蓁心里生根发芽,那就是:强国必须靠自己!“自主精神”也就成为他日后成功实现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这一项目的信念和源泉。
44年北京生活他依旧乡音难改
长在上海的叶总有着江浙一带人的特质———温文尔雅。他说话时声音很轻,谈吐从容。1960年从上海留学回来后他就留在了北京工作,在北京生活了44年的他应该说已经是多半个北京人了,但从他身上也验证了一句话,乡音难改。
他的言语间就能流露出一位科学家的气质———能周全的考虑问题,并且看起来就是时时在思考问题的样子。古时,浙江出的大文豪很多;今时,又有许多从浙江走出来的科学家。作为总设计师,叶奇蓁在战略上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念,在战术上科学严谨;他具有十分宽广和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各领域均能做到游刃有余;他能够听取并且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了技术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叶总还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他不单工科好,就连搞工科的人普遍都很怕的英语,他也能搞的通透。他通晓俄、英两国语言,并能阅读德、日、法文的文献资料。叶总解释说,俄语好是与他在苏联留学5年分不开的。英语德语是因为在同济附中学时是双语教学。而法语就全靠的是自己勤奋搬字典看。最令他得意的是,曾经有一次陪领导去德国洽谈项目还临时为领导做了一次德语翻译。由于懂得本专业,所以可以把意思翻译的完整明确,效果极好。
叶总在苏联留学时的几年可以说基本上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建国书”。在苏联的几年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出去旅游。用他的话说就是“玩,根本就没装在他脑子里”。由于他做的实验项目经常是需要占用整个三层楼,所以平时他根本没法做实验。可一到了节假日别人都去玩的时候,他就兴奋的终于盼来了他的工作日。
众多荣誉未能让他有一丝虚荣
叶总一向将荣誉看得很淡。虽然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中国核动力学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专家咨询委等一系列委员、常务理事的头衔,让他在核工业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并未把这当作一种资本。由于他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90年还被授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也同样未能让他有一丝的虚荣。
当问及叶总这一系列头衔他最看重哪个时,他说道:“这些头衔,有些是要我做工作的,是负有责任的,如公司的副总经理、项目的总设计师;有些是国家为了鼓励我能在有生之年再多为国家作贡献而给我的荣誉称号;另外一些头衔可以说算是挂名的,是要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再多尽点力,我也会尽量把这些工作做好,而不至于耽误了人家。作一些委员之类的职务也可以帮助我得到各方面的信息、意见,了解一些发展趋向,反过来也可以促进自己的工作。”
核工业与叶总之间的缘分已经无法分开。他认为核工业还有着的极大潜力,就像铀所释放的超强能量那样,核能还存在着巨大的未被开发的工业项目。叶总说:“以前大家觉得核没有出路,很边缘,但现在它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前途。”说到这,他还想起了一段趣事———“煽动别人跳槽”。去年,他的母校上海交大请他回去做演讲。在他神采飞扬的为同学们讲述了核工业在未来的发展及重要位置,尤其是核电的好处后,很多同学被吸引了,纷纷表示想在毕业后能跳到核工业领域来工作。这让叶总对未来核工业领域人才的壮大看到了希望。
在叶总的事业道路上经历了两次被赶鸭子上架的事情。一次是在1961年刚回国参与“两弹”的研制时,面对苏联专家突然的全面撤走,给他们留下了一个个棘手的问题;另一次是1989年,项目建设初期时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制裁中国,使秦山二核陷入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局面。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主建设就成为了他们最终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从此叶总的信心以及我国的国产化核电力量也壮大了。
“当院里的技术负责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总会疑问电站还能开起来吗?我仍然笑嘻嘻的说你放心,一定能。因为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未知数,人就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开朗包容的面对一切。”
目前,叶奇蓁正致力于努力做好秦山二核三、四号机组的工作,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并实现项目的更大国产化比例。在事业的道路上,他前进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歇。
■新闻背景
时值盛夏,随着温度的升高,我国用电量大幅度攀升。现在,全国很多火电站都在扩建,以应对用电高峰。而一座火电站的建设,需要三年时间,在未来两三年内,用电难依然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大问题。“从事核工业研究的著名科学家,我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看到了核能发电的长远意义,他主持设计的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一、二号机组已全面建成投产。让我们一起了解这项历时十八年建成的项目背后的风风雨雨;以及是什么支撑着这位当年已年过半百的科学家,不怕艰苦、满怀信心的坚持着这个伟大项目的整体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