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风电  变电  变压器  核电  开关柜  互感器  电缆  绝缘子  火电  柴油发电机组 

核能利用:拐点来临?

   2011-04-10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11
一个多月以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发生牵动了全世界的神经。在这样的背景下,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5周年的纪念日变得尤为引人注目,关于核能的争论也到了风口浪尖。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一点在核能的利用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尽管核泄漏的危险难以排除,尽管民众的质疑和担忧没有间断,但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发展核技术的步伐。核能的出现,到底是福音还是灾难,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切尔诺贝利:难以抹去的核能之殇

  倘若没有日本福岛的核危机,可能很多人都已经淡忘了25年前发生在乌克兰小镇切尔诺贝利的核事故。正是那场事故,酿成了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大的灾难。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30人当场死亡,逾8吨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漏事故使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直至目前,仍有数以万计的人正在承受辐射所致病痛的折磨。

  2011年4月26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遗址,面对让人心情沉重的纪念碑,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讲话仍然显现出他对核能前景的十足信心。梅德韦杰夫说,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能源能够替代核能。面对核能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应该齐心协力,制定出在全球范围内有效的新的核安全标准。

  对一个国家而言,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短缺是要尽力避免的重大问题。然而对普通民众而言,能源危机似乎遥不可及,而核爆炸、核泄漏、核辐射等危险一旦发生,却可能对民众造成致命伤害。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数千公里之外的中国内地发生了大范围的“抢盐”事件,民众对核安全的担忧可见一斑。面对核泄漏带来的恐慌,有人甚至建议彻底放弃核能。

  2011年4月19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召开的“安全与创新利用核能”峰会,似乎再次给人们以信心。出席此次峰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代表认为,从能源需求、保护环境、科技发展等诸多因素出发,完全放弃核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泄漏危机:未来核能发展面临考验

  核能的发展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一部核技术发展史,也可以解读为人类应对核危机的挑战史。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不仅带来了愈演愈烈的资源争夺战,而且迫使人类拓宽视野,开发新的能源。核能作为相对成熟的能源,得到了多个国家的青睐。

  美国一直是全球第一大核能电力消费国,但过去的30年里,美国没有建成一座核电站。直到去年,奥巴马政府才决议兴建两座新的核电站。这段漫长的空窗期,源于1979年发生在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的核泄漏事件。

  1979年4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亲临三里岛核电站,各路调查机构也随行而至。经过半年的调查,卡特派出的特使团指出:“事故症结是我们应对危机的应急预案太不到位……美国到了对核电重新认识的时候。”三里岛核泄漏事件引发了美国人对核能的恐惧感,也成为了美国核电发展的拐点。

  近年来,面对越来越难得到的“海外石油”及日益严峻的气候变暖,美国政府也开始调整思路,放松了对核能的“警惕”。然而,正当美国对核能重拾信心之时,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爆发,又让刚有了点眉目的新能源政策面临新的转向。当然,需要调整政策的不止美国,直接遭受灾难重创的日本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其他国家也需要重新审视核能的未来。

  中国:发展核电不会因噎废食

  “我们会吸取日本方面的一些教训,但是我国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发展核电的安排不会改变。”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的这番话,或许可以反映出我国核能发展方向的一些端倪。

  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2011年将开工建设首个内陆核电站,并力争2015年投产首台内陆机组。到2015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294万千瓦,2020年达到9000万千瓦。宏伟的核能规划彰显了我国大力发展核能的决心,但是也引发了不少人的担忧。

  在很多普通民众看来,在内陆建核电站无异于安装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原子弹。一旦发生紧急断电情况,不能对反应堆进行正常的冷却,沿海的核电站尚且可以用海水来冷却,内陆的核电站怎么办?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方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岛核电站采用的沸水堆核技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须启动备用电源带动冷却水循环散热。我国核电发展比较晚,采用的都是相对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内陆的核电站主要依靠建造冷却塔,形成空冷循环利用,不存在这个问题。

  尽管技术方面的问题看起来比较乐观,但是我国的核能发展仍然面临“裸奔”的尴尬。目前,我国核能安全监管依靠的只是一部《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以及8部行政法规和一些部门规章。甚至公众最关注的关于“核损害赔偿”问题,也只有国务院发的一个函。

  反观其他国家,美国早在1945年就制定了《原子能法》,并于1954年进行了修订。英国、日本、韩国等核能利用大国也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原子能法》。在核能利用程度最高的法国,尽管没有单独的原子能法,但是各项规定都在其他法律中分散地得到了体现。

  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发生,在为我国核电事业敲响警钟的同时,也推进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立法进程。4月上旬,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年会上传出消息,他们已经完成了《原子能法》的立法研究课题,该法草案有望在年底征求各部门意见。

  核能发展的脚步似乎不可阻挡,但法律的缺失使我国的核能发展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20余年后,中国核能迫切需要法律的保护。

 
标签: 核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核电
推荐图文
推荐核电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41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