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检查工程师冯俊仔细地检查着AP1000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测装置的每一个设备。两台亮蓝色、大概半人来高的“机器人”看上去酷似科幻电影中的火星探测装置,此刻正静静地等待任务的开始。确定受力点、设置安装杆、接到控制台的开始指令后,冯俊猛地用力一拉,机器人“小蓝”通过圆形的人孔(人员进出通道)被送入模拟蒸汽发生器内部。“噗”的一声,它的四只“甲爪”牢牢抓住了蒸汽发生器内部的管孔,成功就位。机器人“小蓝”完全由电脑控制,它身上携带的监测探头将跟随它的脚步完成对所有传热管的检测,蒸汽发生器内10025个管孔一个都不会错过。
此时,就在同一个蒸汽发生器局部1:1模型的上半部分,“AP1000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泥渣清洗技术”研发项目的课题负责人杨斌也在忙碌着,他将事先安装好密密麻麻管线的银白色推进器送入蒸汽发生器狭长的管廊,准备开展测试。在管廊中,这个银白色推进器将按照指令以一种类似毛毛虫式的“拱动”前行,带动喷水枪,开展清洗工作。
11月30日,在武汉中核集团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技术”)完成了1:1模拟体上长达3天全范围的专家现场测评后,11项AP1000在役检查与维修关键技术通过了国家级能源科学技术鉴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后续消化吸收,再到拿出我们自己原创的技术,十多年的时间,把这条研发之路坚定地走下来是我们迄今为止最大的骄傲。”中核技术总经理冯贤春如是说。
冯贤春对研发中的种种经历谈及甚少,但谈到“原始创新”这四个字他却感慨良多。“成果摆在眼前,大家都看得到。可十几年的研发历程,最重要的成果是在我们所在的技术领域具备了原始创新能力。”冯贤春说,“有了原始创新能力,我们才可能摆脱‘外国人有的我们也要有’的爬坡、追赶姿态,进而做到‘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能有’的自由研发状态。”
此前眼前是一条路,此后看到的是一片天。一步十年,可一步之差就已别有洞天。
两条截然不同的研发轨迹
机器人“小蓝”和毛毛虫“小白”有一个共同的专业名称——自动推进装置。同样以自动推进装置作为核心内容的AP1000蒸汽发生器涡流检测装置和泥渣清洗装置却走过了不同的研发轨迹。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核技术向美国捷特公司购买了全套的涡流检测装置,当时70万美元的总价让他们可是咬了牙、狠了心的。买来的技术意味着什么?“依赖、被动、一旦出现问题束手无策……”谈及没有技术自主权,涡流检验专家廖述圣的情绪略显激动,对他而言,“别人的技术就只能是别人的”,这一点显而易见。他给记者讲了一个2010年给大亚湾核电站检修时的一个例子。检修中,一共要用4个机械手,先后有2个在同一部件出现了一样的问题,这显然属于设备的固有缺陷。“设备没有原始的设计图纸,你就是打破脑袋也不可能知道问题出在哪,想修根本无从下手,而对于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更是被称作‘黑匣子’。即使现在,我们完全掌握了机械手技术,自主研发了自己的机械手,可原来机械手的问题我们仍然无法完全解决。”机械手只能送到国外去修,可当时正是大修的关键时期,机械手操作的维修窗口仅有10天时间,于是增派人手、加班加点,最终在最后一分钟完成任务。“没有如果,大修延长一天给核电厂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黑匣子”不能让它一直神秘下去。事实上,从买到这套设备的那天起,中核技术就已经下定决心“拿下它”。“全盘规划,各个击破。”中核技术副总经理李松柏这样形容中核技术的研发路线。此套检测设备中的十几个技术环节被逐一分解,一年攻下一点,直到今天全部拿下。
AP1000蒸汽发生器泥渣清洗装置的研发与之截然不同。“针对此前的核电机型,我们的蒸汽发生器冲洗技术也走过了引进、消化、吸收的路。可面对AP1000,我们算是遇到了一个全新的命题,需要全新的技术理念。”怕记者无法理解,杨斌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制冷技术从电风扇升级到空调。”与凭借坚韧一点点解决技术难题的廖述圣不同,无论在测试现场,还是与记者谈话,32岁的杨斌都带着一股鲜活的跳跃感。无从借力的研发曾一次次将他逼向“死角”:第一次提出的项目整体方案被副总工程师熊昌怀全盘否定,重找出路;推进器驱动方式被专家否定,重找出路;已经做好的样机被否定,重找出路……在他看来,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状态无比枯燥,没有任何描述的价值——整包地抽着烟,坐在电脑前似乎永无休止的一遍遍画图,今天画出的图纸明天可能就成了一张废纸。然而就是这枯燥的一遍又一遍,成就了这项重要的研发成果;这枯燥的一遍又一遍,被称为原始创新,在研发领域其艰辛被人们所公认。
一个稳定有力的支撑平台
在专家鉴定现场,中核技术主管研发的张志义副主任一次次地被专家提问:你们此前引进了国外公司的推进器,那么你们现在研发的是否可以宣称完全是自己的?整套软件控制系统技术是你们独立研发的吗?所有问题都指向“知识产权”这一核心问题。在研发领域想要真正摆脱引进的痕迹,摆脱别人的阴影是多难的一件事。也正因为如此,“原始创新”这四个字在研发领域显得弥足珍贵,“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更是得来不易。张志义对每项技术的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进行了详细说明,专家们交口称赞。
此时此刻,参加鉴定会的中核集团核动力事业部副主任程慧平感触良多:“中核集团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战略高度的位置,2010年以来,中核集团从经营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科研基金,支持集团开展三代技术等重点科研,中核技术的研究成果就得益于中核集团优先发展技术项目的支持,现在看来,这笔钱花得值。”
而中核技术作为以经营为重心的公司对科技研发始终给予全力支持,搭建了一个稳定有力的支撑平台。“每年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高达公司全年主营业收入的10%以上,无论是专用设备还是工具软件,有能力投入的绝不含糊;在每个生产中心,研发机构被单独剥离出来,所有研发项目由公司的计划发展部统筹考虑;待遇政策针对性的向研发人员倾斜,特别设立公司技术研发创新奖。” 冯贤春说,多年来,无论是仿真技术还是核电运行维护技术,在研发上的每一分投入,他认为都是物有所值。
“硬”的投入固然重要,可对研发而言,“软”的环境也同样重要。“生产可以用‘刚’指标来衡量,而研发只能用‘柔’的手段来管理。”自成立以来,依靠出身于科研院所的优势,中核技术一直在着力打造一个倡导创新的文化氛围,力求在规章制度的“硬板尺”中腾挪出些空间,来呵护这支创新团队。
如果按照工程管理要求,“AP1000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泥渣清洗技术”这个研发项目只能算是个考评不合格的项目,因为此项目原定2010年完成,可一直到今年3月份才完成所有试验与测试。可是对于这个项目,公司给予了极大的弹性空间,公司领导也非常支持,“研发的进展不能完全是进度说了算。”冯贤春说。
记者无法划一道线,然后说这就是所谓的“柔”,但中核技术的每一级管理层面似乎都在向记者传达着这样一个理念——“唯有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创新”。(杨阿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