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50年,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综合研究基地。现有职工42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5名(王方定、王乃彦、张焕乔、徐銤、罗琦)、博士生导师172人、硕士生导师254人,高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1300余人。现任院党委书记罗琦,院长薛小刚。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的历史沿革是由1950年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958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1959年起主要称为“四〇一所”,1984年更名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现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从这里派生出一系列核科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老母鸡”和中国核科学技术及人才成长的“摇篮”。
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院初期的艰苦创业,主要是确定办院方向,聚集力量,研制了必要的设备和仪器,培养了我国第一代核科学技术骨干,为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5年开始大发展,特别是1958年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跨进了原子能时代。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原子能院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广大职工急国家之所急,奋发图强,加强技术攻关,为“两弹一艇”研制成功做出了历史性贡献;1978年到20世纪末原子院在改革开放、保军转民方针指引下,走上了以核为主,多种经营,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新阶段;21世纪原子能院进入了新发展时期,不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为我国核工业和核科学技术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七十年来,原子能院在党中央和上级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干部的共同努力,由小到大,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为我国核科技事业以及核工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同位素技术、反应堆工程技术、加速器技术、探测与分析技术、辐射安全、电离辐射计量等众多科研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先后获得国家和部级奖励1600多项。在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技专家中,有7位曾在原子能院创建功勋(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芳允、钱三强、彭桓武)。原子能院的创新性工作造就了60多位两院院士,培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遍及全国,发挥了我国第一个核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
原子能院下设有9个研究所和研究部:核物理研究所、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放射化学研究所、同位素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辐射安全研究所、计量测试部、回旋加速器研究设计中心、特种材料工程部。12个国家级、部委级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中国核数据中心、核数据测量与评价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国家能源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重点实验室)、国家核应急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中心、IAEA核安保技术协作中心、IAEA-CAEA核保障与核安保联合培训中心、IAEA核保障领域网络实验室。核工业研究生部、中国核科技馆,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核物理分会、核化工分会、同位素分会、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电离辐射计量分会,北京核学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天然辐射防护分会、放射性废物管理与核设施退役分会以及快堆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均设在这里。
新时期,原子能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和“以身许国,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四〇一精神”。坚持“国家唯一的基础性、综合性国家核科技研究基地”与“中核集团公司重要支撑”定位,依托于反应堆、加速器、后处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功能强大的科研设施群,瞄准世界核科技前沿,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创新发展,以国防科技、先进核能技术、核基础及共性技术、核技术应用技术为主要方向,全方位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科技研究基地,建设现代富强文明和谐美好的原子科学城,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和核科学进步再立新功,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