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辈子就做了快堆这一件事,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从未动摇。”、“能够从事一份对国家有益的事业,见证它从无到有是我的幸运。” 最近一段时期,学习徐銤同志的先进事迹在中核集团掀起一股股热潮,徐銤精神在十万核工业人心中涌动……
4月23日,中核集团徐銤同志先进事迹京区单位首场报告会在国家财政部礼堂隆重举行,自此,报告会全国巡讲活动拉开了帷幕。4月23日至5月24日,中核集团组织徐銤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在北京、太原、衡阳、抚州、秦山等地相继举行了六场巡回报告,中核集团公司总部及各事业部(专业公司)全体员工,55家成员单位的领导班子和职工代表,以及清华大学、南华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3所高校的师生代表约5000人在现场听取了报告会。
一场意义深远的报告会
先进典型是实践科学发展的标杆,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是激发创先争优的动力。
去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委员刘延东就学习徐銤同志的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徐銤同志“事迹感人”,“不愧为当代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去年12月,集团公司党组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徐銤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并在集团公司2012年工作会议和党建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专项部署。今年3月15日,中央企业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徐銤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决定在中央企业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向徐銤同志学习活动。
中核集团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徐銤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和宣传,党组书记孙勤和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李学东分别3次作出批示,要求做好向徐銤同志学习活动的各项工作。在北京首场报告会之前,中核集团领导孙勤、孙又奇、李学东,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毛一翔亲切接见了报告团成员。特别是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在专场报告会后,一定要当面会见一下老校友徐銤同志以及报告团一行。报告团每到一处,当地党政部门领导都很重视,并为巡回报告提供各种保障。
一路走来,报告巡讲活动受到核工业成员单位的广泛好评,体现了“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成效好”的鲜明特点。
一场催人奋进的报告会
“当年,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号召我们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现在,我可以告慰蒋校长,因为我已经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了50年。”徐銤的话音刚落,清华大学专场报告会全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师生们在学习徐銤同志先进事迹的同时,更激起了报效祖国,拼搏奉献的激情。
在聆听报告后,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说,徐銤是一代清华人的典型代表,他“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执着精神,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踏实、平和的做人态度以及对待后辈悉心指导和帮助,让人感动也让人骄傲。他希望徐銤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勇气,执着的态度能够渗透在年轻一代清华学子的身上,作为清华大学的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
“在工作面前,他总是勇挑重担;在成绩面前,他总是甘当绿叶。他没有居功自傲,也从不贪图享受!”
“信仰,究竟可以带给一个人怎样的力量?在徐銤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理想的光芒,科学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
徐銤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们精彩而感人的演讲,不时被现场观众自发响起的掌声所打断。徐銤同志亲自参加了京区首场报告会和清华大学专场报告会。四位报告团成员杨红义、喻宏、刘冕、李枭雄分别从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部领导、徐銤同志的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新闻媒体记者的不同角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讲述了徐銤同志近半个世纪潜心研究快堆技术,以身许国、坚忍不拔、埋头苦干的感人故事。
聆听报告会的有来自核工业成员单位的干部职工,其中,不仅有各级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干部,也有广大科研人员、高校师生。不管什么身份、多大年龄,无不为徐銤同志的先进事迹所深深打动。每到一地,广大干部群众怀着期待的心情迎接报告团,每一场报告都座无虚席。所有聆听报告的人一致认为,报告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情节感人,鲜活地再现了徐銤同志的先进事迹,既感人泪下,又催人奋进。
“徐銤同志说他一辈子就做了快堆这么一件事,如果中国每一个人都能这么想,那就能干成多少事啊!”听完徐銤同志的事迹报告,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黄代富深有感触。他表示,在国家最艰难的时刻、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徐銤同志说,“如果不拿出像样的科学成果,我们对不起周总理、对不起党和国家”,这种老一代科技工作者发自内心报效祖国的精神和行动令人振奋和感动。
来自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学生马荣海说:“听了徐銤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我对科学追求、责任意识和政治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坚定了从事核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听完报告,我激动的心情一直没有平静下来。在核电站工作多年,今天深刻感受到了徐銤老师崇高的精神已经升华到核工业精神、共产党精神、共和国精神,我也一下子明白了榜样的力量,感觉自己的眼界开阔了很多……”秦山核电有限责任公司职工高飞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像徐銤一样,为国家核电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职工陈志听完报告后心潮起伏:“徐銤最触动我的地方,就是他对快堆事业执着追求的品质。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就是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他大半辈子都在从事快堆研究,这是值得我们在科研单位工作的年轻人敬佩和学习的。”
报告团所到之处都深切感受到向徐銤同志学习的浓厚氛围。一场场真实生动、饱含深情的报告,一个个感人肺腑、发人深思的事例,一次次地把徐銤既平凡又伟大的形象立体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
一场传承精神的报告会
“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横幅在每个报告会现场高高悬挂,严肃庄重。 “学习徐銤同志先进事迹 弘扬‘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弘扬徐銤同志先进精神 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开展向徐銤同志学习活动 建设特色鲜明的核工业大学”等宣传横幅在东华理工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事实上,深入开展向徐銤同志学习活动,既是以组织徐銤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为契机,进一步树立徐銤同志这个践行核工业精神的典型代表,又是在中核集团公司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特别是科研人员和青年职工中对“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的传承。
徐銤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新时期核工业精神的延伸和发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典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说过,“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是我们国家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工业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大庆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一样,都是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整个报告会巡讲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徐銤同志一心报国、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敢为人先、锐意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敬业勤奋的高尚品格;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坦荡襟怀。徐銤同志身上所体现出的“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是中核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优秀基因和宝贵财富。
“能参加徐銤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团,我们感到十分激动,这既是我们的光荣,也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报告团成员用亲身经历和朴实生动的语言,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徐銤同志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同时自身也在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层面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洗礼。
为使报告会更生动、更鲜活,除了在现场播放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专访徐銤的《我的理想》专题片外,报告团还赶制了与报告团同步的幻灯片演示文稿和相对应的视频资料。为了加强对快堆科技知识的科普宣传,报告团在京外的第二场还增加了播放中国实验快堆介绍专题片。为使每一场报告取得最佳效果,报告团边演讲、边教育,边宣传、边采访,边修改、边提高,对每一个故事的讲述、每一个关键词语的选择、每一个报告技巧的运用都反复推敲、精益求精,每报告一场都及时总结和完善,并在巡讲活动全部结束后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讨论。
此次报告活动地点的选择,除了中核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外,还走进了清华大学等三所高校,目的就是通过宣传徐銤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深化中核集团与高校的合作关系,影响和吸引更多的高校学子投身核事业,为祖国的国防科技和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为了扩大社会影响,中核集团公司及成员单位邀请了驻地主流媒体以及清华大学新闻网、山西视听网、中国衡阳新闻网、衡阳日报、东华理工大学新闻网、大江网、抚州新闻网、中国海盐门户网站、中国嘉兴网等3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现场报道,网络信息转载达7090多条。社会媒体对徐銤的感人事迹进行的一系列宣传报道,在加强科技宣传的同时,既对集团公司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特别是对科研人员和青年职工进行了弘扬“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的教育,又向全社会展示了核工业人的精神风貌。
随着学习徐銤同志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核工业成员单位认真思考“中核集团公司各个成员单位的‘徐銤’在哪里,中核集团公司下一个‘徐銤’在哪里,中核集团公司下一个超过徐銤的人在哪里”三个问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迅速掀起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进一步宣传以徐銤为优秀代表的核科技战线工作者,教育并引导着广大干部职工弘扬“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求实创新、奋发进取,围绕“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目标,安全高效地发展核能,为“创业聚核、创新强核、创造兴核”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