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什么时候能用上核电呢?11日,记者来到海阳核电施工现场。进入海阳核电施工建设现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1日,记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严格审查终于获准走进核心地带。
过去,这里是海阳东南部一个岬角,曾有不足千户的百姓以捕鱼为业,现在,这里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建设热土,近万建设者聚集在一起打造着绿色能源梦想。外来人员进入其中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施工单位,都需经过三道门禁。这三道防线,保卫着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基于安全考虑,出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身穿长衣长裤、脚穿防砸鞋,最后还要戴上防护眼镜、套上一层反光背心。仅此一条,无论身份高低,无论严寒酷暑,都必须遵守。中核二四公司焊工9班的韩南侠在今年2月份刚进入核心建设区域时,还没有体会到这种规章制度的“残酷”,但在似火的8月,这位20岁的小伙子盼望着“秋老虎”快点溜走。
韩南侠来自河南邹口市鹿邑县农村,中专毕业,帅得像选秀男生,他在核电工地上是一名电焊工,正在参加一号机组1号核岛厂房的钢结构安装。“头顶太阳晒,眼前电焊烤,四个小时下来,全身都湿透了。焊接是技术活儿,也是一份良心活儿,这里的工序较多,钢结构质量好坏关系到其他工人的生命安全。”小伙子认真地说。
现场的施工环境确实很复杂。1号核岛内外,满目的脚手架、钢筋、围栏、设备和管道,巨型吊车高耸入云,竖立着各式醒目的警示牌,各工种工人们紧张并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偶然一阵海风从海上拂来时,他们甚至无法停顿下来享受几秒。
“核电安全无小事,不管在哪个建设阶段,每个人都是一道安全屏障。”安全质保部员工姬丽滨说。工地上,参建单位有20多家,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建设者以及三代核电技术尖端人才。为了项目顺利推进,很多人离开家住进了距离工地两公里的宿舍,他们似乎习惯了与亲人两地分居生活的平实。曾经,姬丽滨的妻子和孩子挤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前来探亲,但随后的一个电话又把他叫回工作现场,妻儿难掩落寞。后来妻子对他说:“那时,我会心酸,会委屈,会想哭,但我会把眼泪强忍住,谁让我是你的老婆呢!”
从2009年9月核电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以来,每一位建设者都严谨地追求着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截至发稿前,1号和2号核反应堆厂房筒体安装完成,顶封头正在拼装过程中,1号核岛放射性废物厂房主体结构完工,柴油机发电机厂房主体钢结构安装完工,2号核岛放射性废物厂房基础施工完成,1号常规岛闭式冷却水泵就位,2号常规岛汽轮发电机基础16米层混凝土浇筑完成……
按照计划,烟台有望于2014年5月用上核电。整个核电站8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将是一个恢弘画卷,它的年发电量将达到700亿千瓦时,山东电力紧张局势将极大缓解,并且每年比同类火电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0多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12万吨。
这是烟台核电的未来,一个绿色清洁能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