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柴油发电机组  变电  风电  变压器  开关柜  核电  电缆  互感器  火电  绝缘子 

八二一厂开展管理提升工作夯实基础促发展

   2013-04-09 中国核电网65
过去10多年,地处四川广元远郊的八二一厂有些难熬。这个曾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历史性贡献的核工业大厂陷入产业低谷,“黯然得看不到一丝希望”。然而,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特别是2010年以来,历经寒冬般沉寂的八二一厂终于峰回路转,迎来了新的生机。

  厂容厂貌干净整洁,没有了“几步之内必有杂草的脏乱差现象”;工程项目推进规范有序,不再是“走走停停、没有章法”的“见机行事”式施工;工作流程清晰明确,摆脱了“无论大事小事,只找厂领导”的“唯上主义”……对于八二一厂的新变化,无论是该厂员工还是业界同行,大家都感慨:八二一厂终于走出低谷,“爬坡上行”。而这“由旧而新,由停滞不前到加速进发,由无序转向有序”的“自我进化”,正是八二一厂借助中核集团管理提升工作,顺势展开,而其中,为夯实基础管理而历经的自我淬炼,最为耀眼。

  从规范和程序入手

  运作无序、资源低效、信息不畅等与基础管理相关的“内功缺失”,是引发企业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在力有不逮的窘境下,这也往往是企业忽视的盲点。

  八二一厂曾遭遇了这样的“盲点”。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企业转入安全维护阶段,没太多任务,运行管理随之变得松散,“处在人为的惯性状态”,更谈不上现代企业运作必需的精细、规范、高能、有效与创新。

  对于八二一厂“基本功和内力”的不足,2010年新上任的厂长宋学斌深有感触:“办公室门口排起长队,等着签字,让我决定。”当时,不管什么事,都直接找厂领导决定……像这样“一切都由厂领导说了算的粗放式工作流程”,宋学斌直言“如果长此以往,基本也就自暴自弃了”。

  “不把工作流程制度化和管理标准化,八二一只能躺在历史的功绩册上”。在日渐严峻的厂情下,“走好眼前路,寻找发展新空间”成为了八二一厂上上下下的共识。今年年初,在国家高度重视和中核集团公司的帮助下,八二一厂提出“打造国家级核环保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坚持“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治理”的发展方向。如何抓住当下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是八二一厂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及全厂职工的最大命题。

  “此前为什么停滞这么多年,不是我们队伍不好,也不是没有机遇,根源在哪?”宋学斌一直在思考。管理是八二一厂最薄弱的一环,要想转变就要练好管理这项内功。随后,宋学斌在一次员工大会上向职工“强硬”传达了“必须转变”的想法。

  八二一厂党委书记杨石坚向记者透露,为此,厂领导班子召开了3天“闭门会议”,将目前面临的问题一个个进行梳理,想解决的办法……全员竞聘上岗、安居工程等成为厂改进和提升管理工作的支撑点。在这些“老大难”问题逐步得到妥善解决,项目管理、核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以及日常规范等工作被提上了日程,成为了八二一厂再度起步的内驱力。尤为显著的是,自今年7月份起,八二一厂把车辆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标准并积极探索车辆使用成本结算模式。在任务量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近两个多月来,该厂每月减少行驶里程约3.6万公里,每月仅油耗就能节约资金3.7万元,预计每年可减少综合用车成本70万元。

  核安全与绩效“直接绑定”

  保障核安全是八二一厂义不容辞的头等大事,但相比别的核工业单位,八二一厂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该厂副厂长王孝强介绍到,由于历史原因,八二一厂核设施安全标准比现行要求低,加上设施老化严重及放射性活度大,造成“设施有一些先天不足的缺陷”;八二一厂地处四川山区,时有发生的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又导致了不稳定因素剧增。可以说,八二一厂的核安全保障工作处在双重危机之中。

  在变革波动期,如何确保全厂核安全?王孝强和他的团队每天“如履薄冰,坐卧不安”。管理成为了他们的抓手,落实安全责任制,精细化管理,“以前这方面的规定只有8条,现在经研究诊断,已制定了29项安全管理制度,力争不遗漏任何死角。”

  为落实安全责任,八二一厂今年推行了安全风险全员抵押制度:根据各岗位特点和承担的安全环保责任,所有岗位开展安全环保风险评级,明确岗位安全环保责任及相应的连带责任,并与职工安全环保绩效考核挂钩。职工的利益直接与核安全“绑定”,“这倒逼了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必须把核安全放在了第一位。”

  此外,通过加强安全培训、推进标准化建设、同行评估等一系列措施,八二一厂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及污染事故的发生,安全环保态势稳定。王孝强坦言,“这些并不全是创新,很多措施只是对核工业体系中的核安全传统手段进行了精细化地分解并层层落实,而且大部分都是从基础的规范操作做起的。”

  项目管理摆脱“顽疾”向前冲

  八二一厂的项目工程管理之前一直是个“顽疾”。该厂副厂长何旭向记者“诉苦”:以前项目管理没有形成体系,部门之间职责划分模糊,加上项目前期设计不足,项目实施阶段存在各种不规范行为,导致“半吊子工程”特别多,“三边”(边设计、边施工、边批复)现象严重,项目超期、超概和一些重大变更未履行报批手续等情况屡有发生。

  “厂区以前有个电路改造专项,只需10天工期,但整个工程拖了3年。因为涉及当地一块菜地迁移。还有厂区前的武警楼建设,耗了很久之后,自今年6月初启动建设,9月底就建成了。”何旭说,“解决这些事其实不难,但那时工程队就是迈不出解决问题第一步,厂里也没有办法。”

  借助流程再造之际,八二一厂专门成立了正式项目管理部,摆脱之前“各自为政的无组织松散状态”,随后开了3天会,只做一个事:梳理既有和即将开展的项目,做好规范策略。“以前项目只有现场代表,现在实行项目负责人制;以前各部门缺乏配合,现在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基础性立项工作、合同管理和进程监理,初步实现了项目规范管理及进程受控;以前是‘杂牌军’,现在项目部配有30多名专职人员,他们正通过相关培训,努力成为‘工程管理行家’……”说到八二一厂项目管理改观时,厂长助理黄鹏做了一系列对比。

  何旭介绍:自2008年始,截至目前,八二一厂已获批复项目达58个,29个项目已完成,其中23个项目已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让他意外的是,在2012年,八二一厂第一次实现当期工程一年内完成验收。“这样的效率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已摆脱“松散顽疾”的八二一厂项目管理,目前正回归到健康的轨道上来。

  让制度成为发展的“最佳管家”

  不管是核安全保障还是项目管理,都离不开制度建设,而这却是八二一厂一直以来的软肋和盲区。“在几年前,八二一厂一直沿袭上世纪80年代的制度。跟现代企业相比,这相当于‘没制度’,更说不上先进。”副厂长尤永春直接点出了八二一厂的制度缺失及编制滞后。

  自流程再造以来,制度建设成为了八二一厂的当务之急,被纳入到该厂着力构建管理提升工作的5个体系之一。该厂企业管理处处长曾华武说,截至8月底,八二一厂共完成规章制度编制、修订150项,涵盖公司战略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13个领域,公司级管理制度已基本健全。他笑道:“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以前有点像‘散兵游勇’,现在则是有组织有纪律。”

  而现在的制度建设,还远不是八二一厂的“最佳制度管家”。如何定期评估、强制升版,确保制度管用、好用并且“人人都用,全员遵守”,将是八二一厂接下来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

  如今,历经了“自我淬炼和救赎的改革阵痛”,以管理提升工作为契机,八二一厂正朝着国家级核环保企业的目标进发。即使前路依旧漫长,任重道远,但八二一厂此间的励精图治与全力以赴,使业界慢慢望见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发展荣光。(韦吉磊 孙敏莉)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核电
推荐图文
推荐核电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41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