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牙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阐述“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中国核安全观,提出系统性核安全理念,为完善全球核治理指明了新路径、新方向。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现象,在核技术的应用上尤为明显,它所引发的伦理争议,也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世界虽已进入21世纪第2个十年,但全球核治理仍显得任重道远。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适时提出自己的核安全观,成为世界上首个系统阐明核安全理念的大国,自有深厚底气:中国在核技术应用与核安全领域的形象,堪称是一个操行一流的“优等生”。首先,发展核事业50多年来,中国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与核不扩散记录;其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国。同时,中国新建核电站占全世界的54%,中国在核安全领域的实践和主张,对于世界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在未来的全球核治理进程中,中国完全应该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仅因为中国有几十年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也因为中国在核安全领域的持续努力:中国在国内全面采取核安全保障举措、不断完善国家核安全法规体系,同时致力于推动核安全国际合作。如中美合作在华建设的核安保示范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保交流与培训中心。中国还在IAEA框架内帮助加纳,把一个使用高浓铀的反应堆改造为使用低浓铀燃料。
此次核安全峰会,习近平受邀首个发言,显然,作为维护世界核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国际社会对中国已有更多的期许。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核安全观,所倡导的是一个积极良性、富有建设意义的国际环境,鼓励各文明间有效对话,闪烁着兼容并包的中华文明智慧,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诚如习近平在演讲中形容的,和平利用核能事业,就如同“普罗米修斯带到人间的火种,为人类发展点燃了希望之火”。当前在核安全议题上,有不少悲观主义论调。不过,因噎废食不足取,把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更是愚人所为。“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有着几千年历史、创造了如此光辉灿烂文明的人类,应该有足够的智慧,让核能更好地为人类发展所用,而不是相反。
由于核安全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注定了以大压小、博弈对抗不是出路,而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恰恰是治疗文明冲突的良方。实现核能持久安全和发展,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