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4日宣布,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4日至25日出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
专家认为,去年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就大国关系、周边外交、全球经济治理等重要问题阐述了观点立场。此次习近平主席首次出席大型国际安全会议,中国在安全问题上的声音令人关注。
海牙峰会:展示成效 继续前行
首届核安全峰会于2010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确立了反对核恐怖主义的宗旨。第二届峰会于2012年在韩国首尔举行,出台了落实这一宗旨的13项措施。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海牙峰会将是展示初步成效、继续前行的会议。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秘书长陈凯认为,现在的情况是国际上缺乏一个普遍适用的核安全机制,核安全机制应是峰会讨论的一个重点。中国可能在这次峰会提出一些既有中国特色、又能推动国际合作的主张。
中国人民大学国关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希望本届峰会能够取得实实在在成果,在防止核事故和核扩散等方面推进共识。
“作为全球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会倡议与会方分享借鉴相关经验,减少核事故发生概率。中国历来支持反恐,将继续高调倡导反对核恐怖主义。”金灿荣说。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刚表示,参加本次会议显示了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对核安全问题的重视,核安全是保证这种绿色能源正常利用的一个必要前提。
中国向核安全峰会亮成绩单
去年10月,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在京动工,计划2015年竣工,主要承担核安保、核材料管制、核进出口管理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教育培训、测试认证和技术展示研发。这是迄今为止两国政府在核领域直接投资的最大合作项目。
“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建成后可以向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示范核安保技术,培训核安保人员,这需要场地、资金投入,是中国政府一个实实在在的贡献。”核安保技术中心顾问诸旭辉说。
高浓铀低浓化改造是核安全峰会确定的加强国际核安保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承诺愿意帮助有需要的国家开展高浓铀研究堆改造工作。“可以说,现在中国掌握了技术,能够为原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资助下提供给有关国家的高浓铀研究堆更换燃料。”
3月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核准了中国向加纳微型中子源反应堆供应低浓铀的项目和供应协定。诸旭辉介绍,这个过程分三步:第一步,中国提供技术;第二步,把加纳乏燃料从海上运回来;第三步,把这些材料放到国内安全的地方储存起来。
他表示,中国核安保技术中心已正式运转,对核安保技术研究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已研究并生产出便携设备用于检测核材料,人性化且准确率极高。这对于发现核恐怖主义来源,威慑恐怖主义将起到重要作用。
据他透露,2008年奥运会期间,曾有人被此设备检测出来,后来了解得知是因为吃了放射性材料钡餐,在医院检查完就迫不及待赶去看球赛所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对核安全的重视和相关技术的成熟度。”
后峰会时代:核安保任重道远
1993年至201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通报的有关核材料和其他放射性材料丢失或遭偷盗、非法获取的事件达2100余起,这都为世界核安全敲响了警钟。恐怖分子一旦获取这些材料,就可能制造核爆炸装置或“脏弹”。
诸旭辉说,全球核材料相当多,控制在每一个国家手里。核安全要求各国切实承担起责任,有效保证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防止恐怖分子攻击,防止核信息和技术外泄。
过去数年来,国际社会从未停止加强核安全、打击核恐怖主义的努力,先后达成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及其修订案、《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等相关法律文件。《制止核恐怖行为国际公约》已于2007年生效,《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仍需要足够多的缔约国批准方可生效。
赵永刚认为,两个公约都是核不扩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约框架下各国间合作还是比较活跃的,尤其是在当下反恐成为重要议题的背景下。
在中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开创了依法治核的新起点。但目前中国在核与辐射安全领域仅有这一部法律,有关规范原子能利用行为和核安全行为的法律仍处于空白。“中国正积极准备同国际接轨,我国的原子能法正在起草中,但还是需要一个过程。”赵永刚说。
在陈凯看来,发达国家在本国核安全建设方面经验相对丰富,但核安全标准的制定还要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具体情况。今后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现实、可行、公平合理”的核安全标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王慧慧、崔文毅、吴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