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环境评价制度,核电站放射性气态、液态和固态废物(简称“三废”)的处理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因此,完成三废系统调试,可以说是核电站机组首次装料的必备条件之一。
方家山核电工程的调试工作非常艰巨,但调试队遵照“三同时”策略,与安装工程“负接口”、提前介入,与时间赛跑,力争让三废系统调试工作出彩。其中,从固体废物处理一项就可以窥见调试队的智慧和良苦用心。
调试前期障碍,各个击破
在方家山核电1号机组调试主关键路径中,固体废物处理系统(TES)调试是三废调试的最后项目。它主要由两个子系统——固化线装桶站和超级压实机组成。为确保这两个子系统调试进度,调试队都沉浸在紧张的工作氛围中,每天都召开现场协调会,“清扫”调试前期障碍。
这种紧张在超级压实机安装中可见一斑。机器安装中,一种零件——地脚螺栓的缺货,让调试人员急得跺脚。
地脚螺栓是超级压实机安装必不可少的配件。如果空等零件,进度可能要往后拖延,因为这些螺栓运抵现场估计至少需要一个月。
“现场可等不起!完成三废系统调试是满足装料的首要条件之一,不容耽误。”负责该系统调试的项目负责人说。为此,调试队多次与西屋设备厂家进行沟通,最终工作方案调整为,先安装主体设备和相关的传输辊道,待完成并调整到位后,画好定位线,起吊设备,再打孔安装固定螺栓。
当听到调整后的方案,现场西屋公司技术人员对中方调试人员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very good!very good!”因为这种方案,既不耽误工期,还为后续调整设备位置节省了时间。
为提高工作效率,在系统设备出厂前调试中,调试队根据以往的经验,并结合多方交流,提出包括逻辑修改、设备安装位置修改等26份设计澄清和设计变更单,以便改进设备的可操作性,可以提高设备性能。其中多数得到设计方肯定并采用。
方家山TES系统固化线装桶站,是首套国产化桶外搅拌生产线,其高压冲洗装置能否达到设计压力是桶外搅拌混合器能否达到设计寿命的关键。为验证压力,项目调试负责人组织多方讨论,最终提出系统设备出厂前在冲洗管线上设置压力仪表并传送信号到控制室,以保证清洗功能的可靠性,同时建议使用更清洁的除盐水作为冲洗水源。这得到设计方认可,并在设计变更中得到优化。这样的优化措施也得到兄弟单位的肯定,并被借鉴应用在福清核电和海南核电的固化线中。该设计改进优化不仅为方家山工程设备性能改进提供坚实保障,更为推进国产化核电设备改进提供良好经验反馈。
一波三折,最终功成
超级压实机液压系统的功能相当于人的心脏,为设备提供最高28Mpa的工作压力。要检验液压系统的性能,就需对液压管线进行最高42Mpa的压力测试。这个值几乎为主回路水压试验最高压力22.8Mpa的两倍。
当时,西屋公司建议采用工作液压油进行压力试验,即用油路监测管线压力边界。但现场没有如此大压力油泵。经过调试负责人组织多方讨论,最终明确用液压油清洗的方案。
方案虽然得到明确,但验证的日子却给调试队带来不小压力。按照规定,液压试验需在西屋工作人员见证下进行。当时恰逢2013年圣诞节前夕,西屋公司相关人员已安排12月20日离场过圣诞。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应对如此高压力调试工况?
“能在两天工作中实现高压工况调试试验?”项目调试负责人问。他本想通过与西屋公司人员商量推迟回程,可人家还一个劲摇头:“NO!NO!”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调试队只能顶着压力上。
而此时,还有难题等着调试人员突破——采购试验工器具材料,准备试验。在各方努力下,终于在2013年12月18日完成最后一批物资的采购,并完成试验准备工作。
试验要分别对30Mpa和42Mpa管线进行压力测试。
当压力逐步上升至30Mpa,一处临时连接件突然崩开,管线内液体泄漏喷射,幸好工作人员处理及时,没有造成不良后果。
在42Mpa管线试验达到40Mpa的瞬间,一只针型阀泄漏,试验又失败。这时,已是19日深夜11时,再找新的配件不可能,只有在第二天继续试验。这让现场见证的西屋工作人员急得直摇头。
第二天一早更换了针型阀,试验再次进行。试验各方早早来到现场,换泵、连接、充液、排气、升压,在现场所有人员的焦急关注下,压力表指针稳步上升,并稳定在42Mpa,大家都屏住呼吸,10分钟终于过去,试验成功了!控制室的人员一阵欢呼,大家相互庆祝。
此时离外方工作人员离场时间只有3个小时,他用蹩脚的中文急着向大家摆手:“我…要……回家……啦!”在场调试人员齐声对他祝福“Merry Christmas!”顿时,现场又是一片笑声。
就是这样,与时间赛跑,提前介入,整个固化线调试花了26天的时间,完成了参考电厂3个月左右的调试任务。(余达万 夏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