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核级(1E级)核电缆实现国产化应对国内外核电项目技术进行统一。
记者:有专家分析认为,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成为国家高层积极向海外推广的中国新“名片”。未来五年,我国核电发展的脉络是什么样的?
张思夏:核电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能源,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传统能源供应紧张,发展核电等能源结构调整成为我国重大战略之一。国内核电建设就此兴起,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也成为国家高层积极向海外推广的中国新“名片”。
目前,中国的核电开发及出口采取了三、四代双轨并进策略。在三代核电方面将集中力量建设及推广 “华龙一号”机组、CAP1400技术,将与美欧俄等其他三代机组竞争。四代核电站重点发展高温气冷堆,继续开展约15%左右未能国产化率配套设备的研发工作。
我国现役核电机组数量为23台,从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事故。海外市场中,我国与英国、阿根廷、南非等国达成合作协议,并积极推动核电项目落地。未来5年,全球将兴建160座核电站,我国有望在巨大的市场中分羹。在核电发展环境内外均呈现利好的情况下,作为重要的核电设备核电缆,产品保质保量确保核电安全尤其显得重要。
记者:第三代核级核电缆在实现国产化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发展瓶颈?
张思夏:第三代核级核电缆在实现国产化过程中,遇到了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设计院路线不统一。二是对于1E级核电缆鉴定试验标准,与常规民用电缆有很大的差异性。三是存在核电缆关键绝缘和护套材料一家供应商垄断的风险。
记者:第三代核级(1E级)核电缆实现国产化,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张思夏:第三代核级(1E级)核电缆实现国产化,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设计院路线尽可能统一。关于“华龙一号”,目前国家已经成立了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建议对国内、外核电项目技术均进行统一。二是做好1E级核电缆系列标准的编制。建议国内核电站用电缆统一执行国家标准GB/T22577-2008。三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核电缆关键绝缘和护套材料商垄断局面。
记者:作为重要的核电设备核电缆,电缆企业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生产出保质保量的核电缆?
张思夏:我认为,首先要建立一套可以实施的核电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其次,要加强核安全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最后,对任何技术指标,做到有标准可依。
记者:从市场方面来看,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哪些发展战略来发展核电缆?
张思夏:目前,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常州八益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在核电安全壳外用仪控电缆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将继续加大力度,保持该系列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将投入资金、人力等资源,完善核电缆产品范围,包括第三代核电壳内电缆、壳外低压和中压电缆、同轴电缆、光缆等产品研发,为核电提供全系列产品的服务。(作者: 栗清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