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核电首页 » 核电投资 » 正文

报告称核电乏燃料处理在“十三五”迎关键时期 将催生千亿级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 发表于:2016-06-16 | 来源:一财网

兴业证券(7.240, -0.07, -0.96%)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2020 年将有 13 台机组乏燃料池饱和,而到了2025 年,目前在运所有机组乏燃料池都将饱和。由此“十三五”期间后处理产业链整体市场空间总计达到千亿级。

其中,预计至2020年高放乏燃料处置市场空间可达到到800亿,中低放废料处置市场空间可达到300亿。

根据中国政府规划,2020 年核电达到 5,800 万千瓦在运,3,000 万千瓦在建规模。报告据此测算,未来十年,中国核电(6.740, -0.01, -0.15%) 机组运行累计产生的压水堆乏燃料总量将达到 15800 吨。报告称,“十三五”将成为 乏燃料的中间贮存和处理的关键时期,产业链将出现对乏燃料贮存和处置的旺盛刚需。

据记者了解,核废料是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本身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严 重危害,必须妥善处置。目前核废料处理根据核废料放射性程度分为两种,放射性较低的中低放核废料和高放射性核废料。

对于中低放核废料的处理,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将其装入特质的容器,运到具有专门辐射防护工程屏障的处理厂,进行地下掩埋或焚烧。一段时间后,这些核废料中的放射性物质就会衰变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而如何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因为其半衰期长达数万年甚至几十万年。

报告称,根据世界核电强国的普遍经验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测算,当一个核电国家本国核电运行达到 200 堆年(1 台核电机组运行 1 年=“1 堆年”)时,就必须着手 对核废料进行妥善处置,否则将存在对环境和全产业链发展的潜在威胁。2016 年 3 月底,中国核电运行已达到 197.88 堆年,目前在运核电机组 26 台,2016 年底将超过 200 堆年,进入“十三五”后,对乏燃料进行处置已到关键时刻。

多位核电人士此前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核电行业内对于乏燃料的普遍处理方法是,先在与核电站的乏燃料池中进行储存10-15年,然后运出核电站进行集中处理。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此前发表一篇相关文章称,核电站大都建有贮存乏燃料的水池,在反应堆的一个运行周期结束以后, 就会将堆中约 1/ 3 堆芯的乏燃料组件卸到水池中进行冷却。刚卸出的乏燃料组件有着较高的衰变热, 在水池中冷却多年以后, 衰变热降到足够低就可以将其运到后处理厂或永久贮存场。

在此之前,环保部旗下的《中国环境报》在2014年引用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总工程师柴国的话称,目前大亚湾核电厂乏燃料水池已经饱和,田湾核电厂乏燃料水池接近饱和,已经建成的离堆乏燃料湿法储存设施也已贮存饱和。

报告称,根据国家整体规划,我国将建设核燃料循环大厂以实现核废料的再利用,但中法合资大厂建设耗资巨大,周期漫长,预计2030年前才能建成,因此在此期间核废料需要采用“核电站暂存+离堆贮存”相结合的方式来储存。由于离堆暂存干式储存技术路线已经确定,“十三五”期间必然产生对中子吸收/屏蔽材料、乏燃料储罐等后处理设备的巨大需求,预计未来市场空间将达到500亿。

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国核安全成为核电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核废料处理作为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今年出台的《核电“十三五”规划》和《核安全法》中都将重点提及。报告预计,到2020年,核废料处置基金结转余额将接近300亿元,包括企业自身投资和社会投资,核电后处理市场将会达到千亿级规模。

报告还表示,受技术壁垒较高和此前国内市场需求较小的双重影响,核电后处理产业链长期为外资厂商所垄断,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需求的产生。随着“十三五”期间核电后处理刚需释放,国内核电设备公司已经意识到这一领域高成长性,投入力度明显增加,目前中子吸收材料已经基本完成国产化替代。预计“十三五”核电后处理产业链国产化程度将大幅提升,进一步刺激国内千亿市场形成。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 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invest/ 转载请注明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电力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