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核电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走进神秘的中核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成第50万名参观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 发表于:2016-09-0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个夏天,来自重庆大学的研究生张永超成为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第50万名参观者。在大亚湾畔,张永超和一些公众参观者与往日“神秘”的核电基地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自1987年8月7日中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始,核电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从核与辐射信息公开、常态化新闻发布、大规模公众参观对话及科普宣传等多方面,中广核进行了多方位的尝试与探索。

  2013年8月7日,在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中广核新闻发言人胡光耀宣布,中广核将每年的8月7日定为各核电基地的“公众开放体验日”,核电向公众打开一扇门,在公开透明道路上迈出可贵的一步。

然而从“谈核色变”到“去核神秘化”,再到“与核亲密接触”,如何揭开核的神秘面纱,让社会公众更多了解和知晓核知识,拉近核电与普通公众间的距离;如何做到核电信息更加开放与透明,这些还面临着诸多考验与挑战。

公开透明是核电企业迈向国际化的必备要素

中国广核集团2016年的公众开放日别开生面。中广核集团及下属的核电上市公司中广核电力、在运在建六大核电基地的八大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并向社会公布了新闻发言人的联系方式。

“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是中广核公开透明及其机制建设的最新举措。”新上任不久的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表示,从大亚湾核电站建设起,中广核一直致力于建立和不断拓宽与社会的沟通渠道,随着中广核全面参与市场竞争,加速走向国际市场,公开透明已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跨国公司的必备要素。

新闻发言人集体亮相在核电行业尚属首例。黄晓飞表示,中广核公开透明的底气来自其良好的核电安全业绩。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每年公布世界各国核电站的主要运营指标表现情况,每台机组有12项指标。2015年,中广核14台在运机组,共有71.4%的指标达到世界前1/4的先进水平、66.1%的指标达到世界前1/10的优秀水平。中广核所有在运核电机组从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表2级及以上的运行事件,安全记录良好。

记者在今年的中广核公众开放日上看到,当天的大亚湾核电基地,迎来了近百名市民代表。他们目睹了核电人如何进行日常培训和演练,还借助模拟实地工作场所体验了一回机组实操的严谨。

在观众问答环节中,有市民主动试穿全封闭的塑料防辐射衣。“这种衣服是一次性的,我们一年中很少使用。”讲解员称,“这件衣服有多贵?是不便宜,不过比女士时装便宜多了。”一阵笑声让现场气氛热烈起来。

在讲解核电人应对“人因失误”的六张训练卡片时,参观者了解到,这些对核电技术人员的培养方法是中广核的独创,不仅新员工要受训,老员工也需要定期重训,以确保万无一失。

不仅在大亚湾基地,当天全国各地中广核基地都打开开放的大门, 宁德、阳江、台山、防城港、陆丰等核电基地组织社会各界公众代表深度探访核电站,让公众实地参观核电工程建设与生产运营现场,体验环境监测过程和核电员工的生活和工作。

2015年,这一公众信息交流模式被国家核安全局提升为全国核电站和核行业的共同行动,我国大陆16座在运在建核电基地和相关核工业产业链单位全部参与,共同打造更加透明的核生态圈。

核电产业发展需要阳光的环境和公众支持

核电企业有一些保密信息不能泄露,不可能做到完全透明化。从全世界范围看,苏联切尔诺贝利事件后,法国开始将核信息公开化提上议事日程。

“核电建设、运行等环节信息的公开,是增进公众对这个产业了解并获得其信任的前提。”业内人士称,信息显示,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等对核电执行公开透明政策,均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如美国核管会NRC除了全面公开核电厂环境监管信息,还在其网站公开各运行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的年度报告、环境辐射监测的年度报告、与环境有关的各种事件报告,并及时回答公众的各种“常提问题”等内容。

信息化和核电发展的关系密切相关。“除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更重要的是给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核电站的前期工作、建造和运营之前,尽量降低其可能面临的社会风险。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阳光的环境和公众的支持。”一位长期研究核电产业发展的业内专家说。

公开透明作为核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备受重视,国家相关部门为此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特别是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电安全更是备受瞩目,加强核电信息的公开化刻不容缓。

2013年10月,我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下称《核安全规划》)指出,要构建公开透明的信息交流平台,增加行业透明度。制定核设施信息公开制度,明确政府部门和营运单位信息发布的范围、责任和程序。提高公众在核设施选址、建造、运行和退役等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在基础教育中增加核与辐射安全科普知识。建立长效的核安全教育宣传机制,满足公众对核安全相关信息的需求,增强公众对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安全的了解和信心。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核安全规划》中所提出的要求,落实好了,将使我国的核电厂安全信息和公众参与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从“邻避”到“迎臂”(在我的后院)过渡

反复接受核安全科普知识就能改变公众“恐核”“避核”的态度吗?似乎没那么容易。

一方面是核电企业反复强调核安全,一方面是公众思维定势中“可以接受,但最好不要建在我家门口”,如何破除这种固有的“邻避”效应?

中广核的“3N社区沟通模式”,为核电企业的公众沟通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与路径。中广核在核电站当地开展的社会与经济援助计划,跳出了核电企业高高在上进行核电科普的旧思路,通过建立社区发展基金、带动当地就业等具体举措,变枯燥的单向宣传为双向沟通,完成了从“邻避”到“迎臂”(注:即“在我的后院”)的过渡。

“大型项目的发展对周边社区有着长远的影响,中广核将每个项目建设视为与社区共享发展的机遇。我们在项目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与当地政府和社区携手合作,扩展核电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社区进步。” 中广核新闻发言人黄晓飞表示。

这些措施对于提升当地公众对核电项目的接纳度,无疑大有裨益。核电项目对地方的贡献不仅体现在GDP上,还在于给公众带来切实的社区利益和就业机会。

在核能公众沟通方面,法国被视为全球“最为顺畅和健全的国家之一”。法国提供的经验包括确保核工业决策的透明度、采取相应措施让公众参与决策过程、通过媒体建立全面的沟通策略,以此增进公众对核电的认知与了解,是增强公众接受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 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company/ 转载请注明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电力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