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风电  变电  变压器  核电  开关柜  互感器  电缆  绝缘子  火电  柴油发电机组 

写在秦山第二核电厂全面建成之际

   2008-04-10 中国核工业报记者杨新英 通讯员程洁9
2004年5月,江南初夏,阳光明媚,莺飞草长,生机盎然。就在这灿烂的季节,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的全体员工满怀信心地迎接着5月3日的到来。曾有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都在盼望着这一天———秦山二期二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因为这标志着在8年漫长的岁月中,经过核电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努力,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全面建成了。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继秦山核电一期并网发电后,国家“九五”期间开工的第一个核电项目。工程总投资148亿元,计划工期72个月。和“九五”开工的其它三个核电站相比,秦山二核肩负着核电标准化、系列化和国产化的重任。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成功与否,直接影响21世纪中国核电发展的轨迹。困难压不垮的“二核人”
    浙江省海盐县杭州湾畔,有一座小山杨柳山。自古以来,它一直默默地依傍着清波碧水,孤守着远离尘嚣的一方土地。上世纪90年代初,一辆辆阵阵轰鸣的大型挖掘机,铲平了整座杨柳山,换成了火热的建设工地。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管理的第一个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工程开工了。坚硬的岩石被炸开,数百万方土石方被填进滩涂造地,一座由我国核电专家和建设者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2×60万千瓦核电机组正在杭州湾畔崛起。秦山二期总经理李永江深有感触地说:“核电国产化的道路非常难走,但这条路必须走,买别人的技术,永远不能真正地掌握核电,永远要受到别人的牵制。”
    1996年6月2日,秦山二期工程开始浇灌第一灌混凝土;1998年11月10日,实现1号机组厂房安全壳穹顶吊装成功,1999年5月25日,1号机组两台蒸发器分别吊装就位;1999年9月14日,2号机组安全壳如期封顶;2002年4月15日,1号机组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并保持稳定状态,2003年负荷因子达81.2%,国产化第一台投入商业运行的机组一炮打响。
    据了解,国家在批准秦山二期的初步设计时,要求二期的国产化率达到60%,这个目标主要是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因为核电站是一项建设规模大、子项繁多的高新技术工程,目前部分关健设备仍需进口。经过艰难的谈判,秦山二期4台蒸发器都在与外商签订的合同中附加了一个条件,即必须支持我们的国产化。这样,我们用较少的代价,学到了全部的蒸发器制造技术,并在上海锅炉厂投入国产化生产。
    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因国产化而产生的困难接踵而至。首先是技术和设备标准的等效代换。从某种程度上说,国产化就是拿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并与国际接轨的核电技术和设备标准。为节省开支,秦山二期采用了多国采购的办法,进口主要设备来自8个国家48家公司。各国有各国的设备工艺和技术标准,于是,各国设备间的标准衔接,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之间的标准衔接,就成了一个巨大难题。怎么办?路只有一条--摸着石头过河。1999年5月,反应堆厂房蒸发器支持混凝土二次灌浆不密实,而从西班牙进口的蒸发器第二天就要运抵现场,工期耽误不得。秦山二期副总经理刘明涛经过周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最后,公司请来的各路专家通过了他的处理办法,保证了蒸发器吊装按进度要求进行。这样的故事,在秦山二期施工现场经常发生。
    “二核人”对自己肩上的重担很清楚,李永江说:“在二期建设中我们多克服一些难题,后来者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基于国产化的目标,秦山二期一开始就选择了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业主负责制、招(议)标制、工程监理制,吸取大亚湾和秦山一期核电站建设的成功经验,逐步摸索实践,严格控制质量、进度和投资,实行“三级质保、二级质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体系。截至目前,秦山二期工程一直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已评定的各个项目质量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到秦山二核的工地走走,每个人都会感动。然而,更让人感动的是一批批优秀的秦山“二核人”。他们当中有60年代大学毕业就投身中国核工业事业的老专家,有从西北、西南核工业基地调来的老职工,更多的是90年代以后的大学生。闯出一条核电国产化、标准化、系列化的路子,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核电水平达到新高度,是每一位秦山二核人共同的梦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山二核的建设难度是国内其它核电站建设难度之最,外人很难想象他们从浇灌第一罐混凝土到二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八年间经历的无数次磨难。当今天听着他们回忆这些惊心动魄的往事时,我们会感到我们的脉搏和他们的脉搏在一起嘭嘭跳动着。险象环生的首次换料大修
    核电站每个循环周期之后,必须进行换料大修,这是对核电站的常规保养。它将伴随核电站走完整个的生命历程,甚至于延长核电站的生命周期。因此,可以说只有独立自主地成功地完成换料大修,国产化核电站才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03年4月,运行了一年的一号机组进入了换料大修时段。为了这次换料大修,秦山第二核电厂严格按照国内外通用作法,进行规范管理。他们成立了分工详细的大修组织机构、准备了大修文件包、编制了大修信息手册、确定了关键路径、编制了水位图、编写大修规程1717份、编制修订了三个版本的换料大修方案,确定工期为80天。可以说,提前能想到的事,都想到了,能做的准备,也都做了。
    2003年4月4日凌晨4点,大修总指挥部一声令下,一号机组汽轮发电机组解列,首次换料大修的战斗打响了!
    尽管早就进行了种种周密细致的准备,但是,一次次意外的险情,仍然一遍遍考验着秦山二期人的智慧和毅力。
    这边,海水循环系统发现了原来没有列入大修范畴的循环泵和安全厂用水泵的叶轮和泵壳严重腐蚀;那边,装料进展困难重重,因为秦山二核的装卸料机是国产化的第一台样机,在装料过程中多次出现故障,要一边排除故障一边装料;突然又传来常规岛的高压加热器发现有传热管破裂,管道堵塞达589根;紧接着又发现棒电源机组也振动值超差,这可是进口的设备,自主大修风险很大。面对一道道难关,秦山“二核人”只有豁出去了。他们一投入大修工作,就情不自禁地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没有休息日,没有按时下班,甚至于同家人在一起共进晚餐也成为一种很奢侈的事。
    2003年6月4日,经过大修洗礼的一号机组比计划提前18天重新发电,他们的心血化作强大的电力通过电网输向四面八方。
    大修的成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有能力独立自主运行管理核电站,有能力应对大修中出现的各种意外的复杂的技术难题。二号压力容器发难
    在一号机组大修的同时,二号机组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一号大修结束时,二号机组的调试工作也基本就绪。这时,年底前并网发电的壮丽画面已经在每一个人心中展现。
    就在秦山“二核人”一边品味着大修成功带来的喜悦,一边展望着美好前景之时,命运之神居然给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7月初,他们发现国产的二号压力容器接管端的四条制造焊缝有缺陷显示。安全是核电站的生命!必须返工!这是什么概念啊?年底前并网发电的壮丽画面瞬间被撕得粉碎!每推迟一天发电,就相当于每天把600多万元的钞票成捆地扔进东海。不仅如此,它甚至关系到国产核电的前途。
    在突如其来的困难降临时,核电秦山联营公司总经理李永江和整个领导班子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们果断决定:一,按照审评要求制定积极稳妥的返修方案。二,争取外援,依靠外国公司来承担返修任务。三,从返修质量、工期和价格因素三方面综合考虑,在法国法马通、日本三菱、美国西屋等三家很有实力的外国公司中选定一家返修承包公司。
    接下来是马不停蹄地往返于法国、瑞士对几家公司进行技术考察,又殚精竭虑地在三家公司间进行艰难的周旋与反复的谈判,最终在10月17日同西屋公司正式签署了返修合同。
    从发现二号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焊缝问题到合同签订历时三个多月,在李永江总经理的领导下,秦山二核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从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统一思想,稳定队伍,在探索中闯过了这段艰难的历程。
    秦山“二核人”用勇敢无畏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出色地完成了光荣的使命:目前,已投入运行两年的一号机组,设计发电能力60万千瓦,实际运行中发电能力达到67-68万千瓦;设计负荷因子65%,实际运行中已达到81.2%,接近85%的世界平均水平。这个水平是世界核电业用了整整50年才达到,而秦山二期仅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达到了。这些数据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秦山二期的整体运行质量非常的高。
    2004年3月11日零时30分,秦山二核2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2004年4月6日,2号机组首次达到满功率运行,2004年5月10日,秦山二核2号机组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国人终于有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核电建设者的憧憬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

    全国政协委员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永江
    
    秦山核电二期的成功建造和良好的运行业绩坚定了我们自主发展核电的信心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商用核电站,装机容量为2×60万千瓦。工程采用国际标准,遵循“以我为主、中外合作”方针,经过几年的建设,1#机组于2002年4月15日比计划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又于2004年5月10日投入商业运行。去年,一号机组发电46.1亿千瓦时,负荷因子达81%,均远高于负荷因子65%的设计值。这表明,我国首台国产化核电机组的设计是成功的,工程质量是好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能。
    通过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的建设,积累了科研设计、建筑安装、工程监理、设备制造、核燃料组件生产、调试运行及工程管理等一整套核电建设经验,促进了我国机电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制造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秦山二期6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品牌,增强了我国自主发展核电的能力。秦山二期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受到了国际核工业的广泛关注。
    秦山60万千瓦核电机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经济性
    秦山二期是我国首座国产化的商用核电站,是贯彻“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针,实行“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在四个“自主”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是自主设计和自主建造。通过自主设计和自主建造,60万千瓦核电机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符合国际上发展先进核电站的趋势。
    核电机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设计和建造上。通过引进上百个设计分析软件,采取一系列技术手段,秦山核电二期完全达到了国际新建核电站制定的《用户要求文件》,反应堆寿命由40年提高到60年。
    核电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经济性和市场竞争性。是否有竞争性,首先是同其它电力形式比较,其次是同其它建造形式的核电站之间的比较。单从经济角度讲,核电的竞争性最终取决于上网电价。从发达国家来看,核电的成本均低于煤电,我国的核电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其发电成本略高于煤电,这种情况将随着我国核电的规模化、国产化和产业化而改善。如果从环保、运输等方面看,核电的优势将更加明显,所以,核电的竞争力性将优于煤电。从核电产业内部来看,秦山二期由于实施了国产化,一号机组的单位造价为1330美元/千瓦,远低于同期建造的其它核电站;秦山二期的上网电价也是目前国内核电行业最低的。以上数据已经证明,秦山二期的电价是最有竞争力的。秦山二期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提高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有效控制,降低了核电成本,将核电的单位造价大幅降低,使核电的投资大为减少,增强了核电的竞争力。
    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机组,坚持走“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核电发展道路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地建设核电项目,有利于让有限的资金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前提下,选择成熟堆型对我国发展中的核电事业更为有利。60万千瓦级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其技术在国际上已经非常成熟,安全性高。
    中国作为核大国,也是未来的核电大国,核电发展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核电作为一个高新产业,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需要自己的品牌。在2003年度的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与秦山二期相关的成果共有4项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荣获科技进步二等奖,22项荣获科技进步三等奖,有些项目正在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些成果的取得,体现了对秦山二期60万千瓦核电机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进步的认可和肯定。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秦山二期6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成功建设,我们已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拥有6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核电品牌,并形成了60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设计、建设、设备制造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保持和发挥这个优势,有利于加快核电产业的发展。
    为了建设好秦山一期和秦山二期,国家在核电站设计、核电设备制造和建筑安装等方面,已经做了巨大的投入并取得许多技术突破,如核岛里的控制棒驱动机构达到了850万步的国际先进水平,国内研制的安全壳用特种钢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设备国产化方面,秦山二期55项关键设备中有47项在国内生产,大量核级设备在国内制造,国产化比例高达55%。
    秦山二期60万千瓦机组最大程度地促进了整个核产业链的发展,从铀矿开采、燃料元件的制造,设计、核设备的科研、制造,土建、安装,甚至项目管理,燃料后处理,以及整个产业链的队伍培养,大大提高我国核综合能力。
    在我们建设好秦山二期一号、二号核电机组后,应该让已形成的工业体系面对国内、国际两大电力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价比优异的6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为经济建设出力,与其它核电机组一起共同托起共和国的核电大厦。
    
    
    《沁园春》

    为秦山二期核电站2号机组发电而作 李永江

    2004年3月11日0时30分,秦山二期核电站2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在秦山二核的建造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有遇到挫折时的困惑,更有对核电发展的憧憬。在2号机组发电之时,诸多感慨,赋词以记。
    巨厦摩天,广宇流辉,浩塔凌空。引丹桂飘香,青山滴翠;红霞溢彩,阔水生风。片片丹心,铮铮铁骨,共济同舟建殊荣。应无悔,育一身赤胆,两座雄峰
    曾迷雾锁云横,赖益友雄师齐奋争。感风急浪险,征途漫漫;任重道远,号角声声。蛟龙疾驰,英才奋起,破浪扬帆启新程。挥劲旅,盼宏图重绘,再逞雄风!

    
    艰难困苦永不退缩

    中原核电建设公司总经理助理 钱继伟
    
    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2×60万千瓦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核电国产化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中原核电建设公司作为核电建设的主力军,在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中,以严密的管理体系,先进的管理手段,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反应堆厂房浇注第一罐砼时,为了实现这一节点目标,中原核电建设公司凭着参建数座核电站的经验,克服了资料不全、特殊工程部件供货滞后、现场道路条件差、气候恶劣等多方面的困难,确保了这一零点目标的实现。零点目标的实现,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建设者的士气,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后面临的问题将更加严峻。首先是图纸供应问题,按常规核电站"零点"时的图纸供应量应为60~70%,而二期工程由于多种非设计院自身能力可以解决的问题的影响,"零点"时图纸供应量只有6~7%。图纸供应严重滞后成了困扰二期工程的一大难题。尽管设计院的同志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在施工高峰期,还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洪水、高温和台风等,给现场施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在困难面前怎么办?全体建设者把困难当做动力,站在为促进我国核电事业发展的高度,以大局为重,不计较局部和个人得失,挖掘内部潜力,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当时现场有一个非常好的风气,只要出现问题,无论是那个单位的责任,大家都能积极主动地出谋化策加以解决,相互分担压力,共同为工程建设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2号压力容器由于制造厂家的原因迟迟不能到货的情况下,施工人员预先对压力容器就位前后各项工作的工艺关系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和科学的界定,制定了严密科学的施工方案和计划。设备到货后又组织各专业、工种间紧张有序的交叉施工,压缩了建安施工的交接时间,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大大地压缩了工期,使2号机组在不利条件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从2001年12月30日2号压力容器就位到2003年1月19日主回路试压成功,仅用了385天。其中还克服了个别本应在工厂安装的部件改为现场安装以及处理个别设备制造不符合项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使本来就非常紧张的计划又提前了52天。
    为了提高核电建设管理水平,在工程建设中公司大力推广计算机的应用。共编制开发软件18大类,50余个;建立了公用网络,网络覆盖从总包到分包单位的所有部门,并完成了与业主、监理公司、设计等单位的联网工作,大大加快了工作信息的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秦山核电二期建设过程中,建设者攻克了特种钢的焊接、穹顶整体吊装、流质振动试验等一大批技术难题,通过工程实践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特别是培养了一批综合型管理人才,这将在今后的核电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支参加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建设的施工队伍,曾经经受过戈壁大沙漠漫天飞沙的袭击,苦捱过四川大山沟里荒寂的岁月,随着核工业军转民融入市场经济后,成为一群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建设者……。
    在工程施工最紧张的阶段,工人们经常日夜加班,大部分工人都是夫妻同在一个单位,碰上加班,孩子没人照顾,尤其是星期天,幼儿园不接收孩子,有许多夫妻把自己老家的父母接到了单位。钱塘江湾的冬天常刮刺骨的寒风,钢筋工手一摸到钢筋,皮肉粘上去,扯不开,扎钢筋,手得灵活,不能戴手套,而且每天上午7点出工,晚上经常加班到夜里11点多钟,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在工程建设的关键时刻,参与二期建设的各单位主要领导们,除了每天要处理的各项事务外,每周二晚上还要集中在一起,研究讨论和总结一周的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和解决影响工程进度的有关问题。有这样一位工程负责人,在一个周日的上午,当得知施工现场有问题需要他去处理时,竟撇下了正在医院输液需要照顾的妻子,急忙赶到了现场;有这样几位质检人员,在工程任务紧急的时候,吃住都不离开现场,饿了一份快餐解决问题,困了就近找一地方打盹,真正做到了服务现场,随叫随到;有这样一大群建安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赶工期,他们在反应堆厂房内,顶着60多度的高温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流下,这种精神,让配合工程安装的外国专家也赞叹不已。
    从满目荒凉,遍地青草的土地开始,建设者们用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开山修路,打基础,造厂房,装机器……直到发出电来。中国核电建设史上应为建设者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
 
标签: 秦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核电
推荐图文
推荐核电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41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