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需矛盾尖锐
湖南是个无油、无气、缺煤少电的内陆省份,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59%。能源领域多年来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始终影响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体现在:
1.从先天看,资源匮乏制约能源供给。湖南省煤炭资源相对匮乏,保有储量仅约 30亿吨,占全国总量比例不足2.6%;人均保有储量约 42 吨,不到全国人均保有储量一半。
2.从当前看,结构矛盾影响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水、火”比例失调,“丰、枯”矛盾突出。截至 2013 年底,向湖南电网供电的电源总装机中,水电占 44%(全国仅为 22%),且80%以上不具备调节能力。
3.从长远看,能源短缺将成为制约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预计 2014、2015 年,迎峰度夏与度冬两个电力需求高峰时期,湖南省将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到 2020 年,随着国家“一部一带”战略实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达2650 亿千瓦时,最大负荷4900 万千瓦,电力系统总需求约5640 万千瓦。预计“十三五”末,湖南省电力供应需新增装机 2000万千瓦。
核电建设优势独特
从湖南省能源资源禀赋和长远发展来看,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是保障湖南未来能源供应的必然选择,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
1.核电将成为湖南省电力供应的主力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以及近几年电力供需现状,以2015 年为基数,预计 2020 年湖南省最大电力缺口约为2000 万千瓦;预计 2025 年最大电力缺口约 3600 万千瓦。核电与火电、外输电相比,具有量大、价廉与环保三方面优势,中长期可成为湖南省电力供应的主力军。
2.核电是降低湖南省能源价格的明智选择。湖南处于全国能源输送末端,电煤价格位全国第一,火电上网电价居全国第二位,大工业用户价格排第三,发展成本高,发展环境与条件处于比较劣势。而核电上网电价相对较低,大大低于新能源发电成本,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有利于降低能源成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核电是调整结构、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湖南是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示范与试验区,环境倒逼经济转型与能源结构调整的脚步正越来越近,在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核电建设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同时,湖南省发展核电具有四个方面的比较优势:一是水资源丰富。二是地质结构稳定。三是铀矿资源丰富。四是核电开发技术基础雄厚。
核电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湖南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核电发展,从上世纪70 年代开始核电建设前期工作,经过近40年的努力,核工业体系初具规模,桃花江、小墨山核电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具备尽快启动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各项工作已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桃花江核电项目目前已完成前期开工的25项工作中的22项,主设备已订货,基本具备开工条件,目前施工设计储备量已经满足开工的需求,关键长周期主设备已订货,主体工程已具备开工的条件。小墨山核电项目,已完成项目征地、进厂道路建设等厂址保护工程。
尽管省、市、县三级政府高度重视核电工作,但受日本福岛核事故带来的影响,湖南省核电发展面临压力与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舆论导向压力。福岛核事故之后,核电受到诸多质疑和猜测,尤其是“国四条”颁布后,内陆核电暂停启动,目前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二是项目单位队伍稳定压力。由于项目现场工作基本停滞,工程建设队伍陆续撤离,项目公司现仅维持员工 95人。
三是优良厂址保护压力。2006 年以来,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湖南省启动了核电厂址区域的冻结性保护工作,厂址区域群众房屋不能新建、村村通公路不能修建,厂址区域及周边的电力、通讯、水利等公共设施得不到有效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由于“十二五”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建设,导致当地部分干部和群众对核电项目心存疑虑、观望或信心不足。若项目长期不能开工,多年厂址保护堆积压力或有可能集中释放,厂址安全将进一步受到挑战。
四是核电经济性压力。湖南省发展核电主要基于核电的安全、稳定、清洁和经济性,但桃花江核电项目投运日期的延期,使成本优势逐步丧失。据测算,每度电成本每年将增加 0.018 元左右。
湖南发展核电所做的主要工作
各级政府积极支持核电建设。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全力配合省内核电项目的推进,在项目许可、厂址保护、开展前期工作、促进银企合作、维系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
加强核电科普宣传。
根据国家核电建设相关法规要求,湖南桃花江核电有限公司、湖南核电公司迄今共组织开展了三次公众参与活动,对桃花江核电项目和小墨山核电项目周边群众进行了调查问卷,支持率达到98.3%,反对率仅1.7%。
大力推进前期工作。
2013 年和 2014 年,湖南连续两年以全团名义向全国“两会”提交建议案,呼吁国家尽早启动内陆核电项目建设,并将湖南桃花江核电站列为首个内陆示范核电站。
(根据第四届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报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