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变电  风电  变压器  核电  开关柜  互感器  电缆  火电  柴油发电机组  绝缘子 

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获批 六股凯歌将要奏响

   2015-02-26 证劵之星110
核心提示:【证券之星编者按】分析指出,与南北车合并的大一统模式不同,此次中电投与国核技合并将打破原有的二虎称霸的状态,中国核电格局

【证券之星编者按】分析指出,与南北车合并的“大一统”模式不同,此次中电投与国核技合并将打破原有的“二虎称霸”的状态,中国核电格局将形成三分天下的版图。两家核电公司合并之后,新集团谋定出海抢占市场,预计将启动IPO。(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做为买卖建议。)

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获批 王炳华或掌舵新集团

两家公司合并之后,中国核电格局将形成三分天下的版图,新集团谋定出海抢占市场,预计将启动IPO。

继南北车开始合并之后,与高铁同属“出海”重点领域的核电也将诞生新的“巨无霸”。

多家媒体报道,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下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合并事宜近日得到国务院批准,两者的重组也进入实际启动阶段。

这是继南北车合并之后,央企迎来的又一次重大重组。目前外界猜测,曾在中电投任总经理五年之久的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出任合并后新公司掌门人的可能性最大。

分析指出,与南北车合并的“大一统”模式不同,此次中电投与国核技合并将打破原有的“二虎称霸”的状态,中国核电格局将形成三分天下的版图。两家核电公司合并之后,新集团谋定出海抢占市场,预计将启动IPO。

核电央企重组启幕 两公司互补短板

国家核电与中电投的合并之说由来已久。

从2014年4月开始,媒体就不断爆料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将重组合并的消息,到2014年7月,国家核电新闻发言人郭洪波首次对外确认,两家公司正在相关部门指导下推进重组工作,重组方案已上报至国务院国资委。

《财经》今年1月末报道,国家核电和中电投的合并事宜获得决策层通过。而《每日经济新闻》则报道称,两家公司的合并事宜在今年1月初就获得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

在媒体早一步披露合并获批消息后,2月3日晚间,中电投旗下多个上市公司包括上海电力(咨询买卖)集体发布公告称,国务院国资委已通知中电投启动与国核技联合重组的工作,具体方案待定,这证实了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启动中电投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重组。

国家核电官网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22日,目前已经在先进核电技术研发设计、相关设备、材料制造、工程管理、运行服务等环节的产业布局方面,形成了由4家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2家参股子公司和6家分支机构组成的核电技术集团。

“技术”是国家核电的优势所在,国家核电是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受让方,并拥有在AP1000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的CAP1400技术,但由于并没有核电运营资格,缺乏核电站这样稳定充沛的盈利来源,综合实力稍逊。

中电投则组建于2002年12月29日,为国家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是集电力、煤炭、铝业、铁路、港口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集团,2007年获得了核电站运营牌照(截至目前仅有中核、中广核和中电投三家拥有该牌照)。而中电投集团旗下拥有上海电力等五个A股上市公司和中国电力等两个香港红筹上市公司,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还款能力。

数据显示,中电投2014年总装机达到9667.47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比重上升到38.47%。2014年全年实现营收100.17亿元,净利润12.12亿元。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分析指出,在国内三大核电企业中,国家核电的资历最浅,仅仅是一家技术公司,没有建设队伍,更重要的是没有核电牌照,缺失了分享核电利润最为丰厚的核电站运营环节;而中电投还是传统电力公司,虽有核电运营资质,手握国内仅有三张核电运营牌照中的一张,但短板也很明显:缺乏核电技术研发、建设、运营方面经验,长期以来只能以参股或等比例控股的形式,与中核或中广核合作开发核电项目。

一个拥有先进核电技术,一个手握核电站运营牌照,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两者合并与其说是强强联合,不如说是“互补短板”,无论对中电投集团核电业务竞争力的提升,还是对国家核电AP/CAP三代核电技术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对双方的战略转型意义重大。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中电投是五大电力央企中资产规模最小的一家,但手中握有核电项目开发建设资质,如能与国家核电合并,国家核电核电资产有望注入中电投,有望在核电业中形成一股新的力量,与中核、中广核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如果合并发生1+1>2的效应,则将有助于与中核、中广核进行进一步的角逐,势必让中核和中广核不断加强自身竞争力,使得国内核电领域竞争更加充分。

重组推进三步走 王炳华掌舵新集团呼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刊文称,中电投集团与国家核电的重组合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在合并流程上,将首先确定新集团领导班子,研究各单位上报的合并方案,再制定整体重组方案、更改集团名称,重组机构及资产,最终形成新的集团。

有消息称,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国资委内部会上,中电投和国核技重组启动被正式宣布,国资委还委任了国家核电董事长王炳华和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共同担任联合重组小组的组长,主导合并事务的推进。

对于新集团的领导班子,近日王炳华将调任新公司董事长的消息甚嚣尘上,原因是,除了现任中电投总经理陆启洲临近退休年龄且去年国家审计署对其进行离任审计的消息外,还有就是王炳华曾在2002年至2007年五年间任中电投总经理,而后在2007年国家核电诞生后便出任该公司董事长。在很多中电投管理层眼里,王炳华是公司不折不扣的“老领导”。

业内人士认为,若王炳华成为重组后新集团的掌舵人,以王炳华与中电投的渊源,在两公司整合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利好作用,王炳华对中电投颇深的了解以及公司人员对其个人工作风格的熟知,将让一些调整动作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新集团的名称到底改成什么,至今外界未有定论,有媒体援引坊间消息称,新公司可能改名为“中国核电投资公司”。

由于新集团领导班子目前尚未确定,所以资产重组还有待时日,核电业务注入相关上市公司就更加遥远。

长期研究核电的正略咨询董事长陈睿认为,目前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合并整合方案要比此前南北车合并更难,“南北车毕竟是一个体系,而中电投和国家核电两者关联公司太多了,整合更为复杂,时间更是无法预计。”

海外核电市场1万亿元 核电重组谋出海

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会议确定,大力开拓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国际市场,整合行业资源,创新对外合作模式。

《新京报》指出,如果说中核、中广核、中电投及国家核电的新合体,将形成国内核电三足鼎立的局面,那么,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中国核电企业尚未站在强者之列。

核电站,在欧美等成熟市场的建设时间已经有几十年。目前应用的核电技术,也是掌握在AREVA(阿海珐)、西屋、法国电力集团(EDF)、三菱重工等在内的国际核电巨头手中,中国国内许多建成使用的核电站,也都有国际巨头们的身影。

据了解,我国目前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以中核、中广核合作的“华龙一号”,以及国家核电的CAP1400为主。目前我国的核电技术实力不如国际巨头,三代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成熟。中国未来的三家核电央企,想跟巨头一争高低,还有一段距离。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的核电装机容量增加至少40%。未来10年,除中国外,全球约有60至70台1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建设,海外核电市场空间将达1万亿元。

虽然海外市场国际巨头林立,作为后来者,“中国制造”的核电仍想出海一试身手。合并,将力量集中,或许是出海抢占市场的一种选择。

《经济观察报》援引一位核电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观点称,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合并,国内将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而在海外业务上未来或将成立总公司“合三为一”,既有利于国内产业竞争降低垄断程度,也有利于避免出海内耗严重等难题。

厦门大学能源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目前国家核电的CAP1400由于技术方面还需要完善,因而迟迟未能落地,两者合并将有望加速技术成熟并落地开工。届时,国产核电技术“走出去”将产生华龙一号和CAP1400两件利器。(腾讯财经综合)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核电
推荐图文
推荐核电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41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