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核电首页 » 国内核电 » 正文

核电,在讨论中前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 发表于:2015-05-21 | 来源:光明日报

在发展与资源的双重压力下,稳定、洁净、高能量密度的核能,对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降低碳排放有着重要的作用。日前,由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能源局主办的“第三届能源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政府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450余名专家围绕“核能与安全”展开了热烈讨论。

发展核电是现实也是战略的选择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指出,我国计划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在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看来,核电或为必然选择:“核电是稳定、洁净、高能量密度的能源,对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降低碳排放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实现上述目标,大力发展核电在内的非化石能源,将成为我们现实的也是战略的选择。”

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相关研究和分析表明,一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740万吨、二氧化硫3.8万吨、氮氧化物3万吨。一台开发的核电机组相当于新增森林面积4.9万公顷。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正在利用核电,21个国家核电比例超过了10%。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说:“核电是稳定、清洁、高效的能源。发展核电,对保障我国电力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带动核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核安全是核工业发展的生命线

在核电的发展中,安全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专家们一致认为,核能发展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二司副司长任宏军说:“核安全是核工业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始终重视核安全、核应急、核安保以及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工作。”

任宏军介绍,在核应急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国家核设施所在省区市以及核设施运营单位在内的三级应急组织体系,制定并发布了国家核应急预案,有效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核安保方面,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预计将于2015年年底投入使用,不断加强的核电厂实物保护系统,成为我国核电厂防止人为破坏、避免安全事故的重要屏障。在放射性废物管理方面,我国在已建成的西北处置场、华南处置场的基础上,正在统筹考虑积极推进核电集中地区新的处置场建设,为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刘宝华用“如履薄冰,一丝不苟”八个字来形容核安保工作,针对核电安全管理系统的改进和完善,他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科学规划,把握核电发展的节奏,稳妥有序地发展核电;二是要确保设备和工程的质量;三是要加强技术改造,持续提升核电安全的水平;四是要深入开展核安全文化的建设,加强公众沟通。

中国正在向核电强国跨越

就在2015年5月7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个示范工程在福建省福清市浇下第一罐混凝土,预计60个月后可并网发电。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俞培根说:“核电将成为高铁之后的国家新名片。”他介绍,出口的“华龙一号”机组设备设计、制造、技安施工、技术支持均由国内提供,单台机组需8万余台套设备,设备设计、技安等出口价格大概在3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出口30万辆汽车。国内也可有200余家企业参与制造和建设,可创造10万余个就业机会。近年来,“华龙一号”已签订了2台机组出口合同,“我们正在与阿根廷、埃及、英国等近20个国家开展核能合作的洽谈”。

今天,中国核电正朝着现代化、规模化、自主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从华龙一号到快堆和高温气冷堆,从设备研发到关键环节技术重大跨越,刘琦说:“中国将逐步成为世界核电的产业中心,实现从核电大国到核电强国的历史跨越。”

(本报北京5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齐 芳)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 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news/ 转载请注明

 
遵化人才网www.zhrczp.com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黄岛招聘网www.hdzp.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