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风电  变电  变压器  核电  开关柜  互感器  电缆  绝缘子  火电  柴油发电机组 

院士:人才资源成核电发展瓶颈

   2008-04-10 科学时报5
本报记者 郑金武

    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核电事业,是我国未来15年的重大目标。对此,叶铭汉、陈佳洱等院士近日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指出,我国的核电发展走这样一条路线基本是正确的,但要注意人才资源问题。前几年我国核科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人才培养出现了断层,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人才来承担引进核电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问题。院士们呼吁应该重振核科学,加快核科学专业人才培养。

    据了解,我国目前核电仅占总电力的1.6%,到2020年将上升到4%左右,核电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这意味着在未来14年中,中国将新增核电站30座左右。按最保守的估算,到2020年之前,我国的核电投资将在400亿美元以上。

    专家介绍,对于我国的核电事业,国内的声音分为两派:自主派和引进派。虽然我国有中国核工业集团等部门在专门做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研究,但在经历了自主和引进的反复激辩与权衡后,我国在核电发展方面决定高起点起步,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努力使我国在未来15年间掌握国际先进的核电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说,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是对的,这也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形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什么技术都要原始创新。但是,我国在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时,还应该考虑有没有能力消化、吸收、创新核电技术,需要多长的时间创新这一技术,要多长时间可以形成与世界同步的核心开发能力等问题。

    叶铭汉说,目前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问题,我国的核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紧缺,将会给我国核电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没有足够的人才来消化、吸收,就不可能对引进技术进行再创新,核电发展也就只能不断重复引进技术的老路。

    对于叶铭汉院士的看法,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佳洱表示赞同。他说,工程物理专业以前主要是培养核科学人才,但前几年由于核工业不再需要大量人才,核科学系的招生规模逐渐缩小,甚至许多院校根本不再招收核科学方面的学生,致使目前我国核科学专业人才十分欠缺。陈佳洱呼吁应该加快培养核科学人才,以迎接由大规模核电建设引发的新一轮核科学专业人才需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学科相比,核科学和核技术在国际政治、国际战略中有其特殊的敏感性,所以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学术交往有其限制性的一方面。一些专家呼吁,国内的核科学研究单位更应该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条件,进一步加强合作,集聚我国的团队力量,在核科学人才培养、重大的基础研究项目、关系国家特殊利益的重大项目方面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2005年,兰州大学举行了“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论证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宝文等专家认为,核科技和核工业与国家安全、能源、环境、基础科学前沿及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目前高校培养的核科学与技术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对于这种现状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为了振兴核科学与技术事业,建立“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十分必要。
 
标签: 人力资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核电
推荐图文
推荐核电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41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