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我国科学家积极开展下一代核电技术研究,以进一步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我国核电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下一代先进核能系统的“代表”,净电功率2万千瓦的中国实验快堆工程建设目前已进入攻坚阶段,主要关键设备基本到位,安装调试及各项实验工作正全面展开。
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型能源,对我国当前低效率、高污染的能源利用现状和我国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我国唯一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型核科研基地,曾为“两弹一艇”攻关和核科技工业体系建立作出历史性贡献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科研为龙头,积极进行现役核电站运行支持技术研究,并加快进行快堆工程技术研究。
快堆是由快中子引起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的反应堆,是解决未来后续能源供应可供选择的先进反应堆堆型。最近美国等国家提出的先进核能系统中,6种堆型有3种是快堆。发展快堆可将铀资源的利用率从单一发展压水堆的约1%提高到60%至70%。快堆与压水堆匹配发展,可形成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使核能可大规模持续发展,极大减少核燃料短缺的后顾之忧。国内正在运行和建设的核电站大多是压水堆或重水堆。
由于快堆是一种复杂的核工业技术,我国制定了快堆三步走发展战略:实验快堆——原型快堆——商用快堆。作为国家863能源计划重点项目,能使铀资源利用率获得数十倍提升的中国实验快堆工程,成为我国中长期核能开发的唯一利用途径。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正加紧建设实验快堆,预计下一个五年计划(2006年-2010年)初期,实验快堆就可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实验快堆投资达13.88亿元人民币,是国家863计划中迄今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实验快堆以钠为冷却剂,首次设立非能动事故余热排除系统,工程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1995年底由有关部门批准立项,2000年5月30日浇灌第一罐混凝土,2002年8月核岛主厂房封顶,今年8月11日堆容器首批大型部件吊入反应堆大厅安装。
“我们还编制了2020年左右建造电功率约为60万千瓦原型快堆的规划,并已向国家申请作为重大专项纳入2006-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志祥研究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