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秦山核电二期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国防科工委张云川主任作出批示,要求认真总结秦山二期核电站研究设计和管理运行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提高核电自主化建设和核电自主创新的信心,深入探讨论证创中国名牌的先进大型压水堆的工作思路。本文结合学习云川主任的批示,谈几点认识。
一、秦山二期核电站建成投产,为我国核电自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国首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工程遵循国家确定的“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建设方针,自主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突破了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核心技术――反应堆及反应堆主冷却剂系统,使我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成为我国核电自主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掌握核心技术、降低核电站造价、推进国产化上走出了成功的路子,同时也探索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成功合作模式,也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坚持以我为主,自主设计,掌握核反应堆及主冷却剂系统核心技术。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是把握高技术产业发展主动权的关键。由于在大亚湾基础上采用二环路布局,反应堆堆芯布局、热工水力等都需要重新设计、计算和验证。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咨询,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反应堆及冷却剂系统的关键技术,积累了成套的数据,开发了一系列计算模型,做到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第二,通过我方负责总体设计、总体集成、招标采购,核电站造价大幅度降低。由于我方负责总体设计,技术要求由总体单位提出,技术接口和总体集成由总体单位负责,通过直接向国内外设备制造厂商采购,靠竞争压价,少花了许多给外国公司的“管理费”、“责任费”,最终秦山核电二期核电站建成价比投资为1330美元/千瓦,与依靠引进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相比,每千瓦节省约600美元。
第三,推动了设备国产化。秦山二期设备国产化率为55%,在55项关键设备中,有47项是国内制造的。在采购国外关键设备时,把采购设备与要求外方转让设备制造技术结合起来,将部分蒸汽发生器等关键设备转包给国内设备厂制造,带动了国内设备制造厂提升能力和水平。
第四,探索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成功模式,掌握了国际合作的主动权。秦山二期核电站总体上是以我为主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的良好条件,与外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通过技术咨询学习掌握技术,对国内尚不能生产加工的一些关键设备,通过国际招标采购,有效地推动了核电工程的实施。
第五,坚持自主管理,增强了国内核电工程管理能力。秦山二期核电站在国内核电建设中首次实施“业主负责制、招投(议)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为核心内容的核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成功实现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四大控制。该项目管理模式也为后续核电工程项目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六,充分发挥核科技工业体系的作用,为工程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科技创新支持体系是自主创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核科技作为多学科的尖端科技领域,其创新更需要比较完备的科技体系支撑。从建设“两弹一艇”起步的我国核科技体系,为推动我国核电设计自主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建成的核动力研究试验基地,其功能、规模、自动控制水平和数据采集测量精度都已达到世界核电先进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水平,开展了秦山二期60万千瓦核电站预先研究,突破了体系关键技术,打下了我国核动力技术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核燃料工业体系也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坚定信心,积极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核电自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核电技术是具有先进性、安全性、经济性的现代能源技术,核能不产生温室气体、能大规模应用,对于我国保障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在不断提高现有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核电等先进能源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核电发展,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能源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缓解能源和电力供给矛盾,我国作出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决定,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核电建设进入规模发展阶段。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这为广大核电建设者施展才华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从世界范围看,核电产业早已进入成熟期。我国核电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总体上仍处于成长初期,在今后十五年内将进入加快发展时期。我国核电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认真贯彻“十一五”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核电建设,逐步实现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自主化,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核科研体系,基础能力不断增强,核电技术是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
核电技术是我国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为数不多的领域之一。我国是五个核大国之一,当年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在我党几代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下,我国投入巨大力量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核科研体系,在军用核科研领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掌握氢弹技术早于法国,在中子弹、计算机模拟核爆等领域也处于前列)。当前,能源发展对加快核电国产化提出了重大战略需求,为核电技术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在核电研究领域具有较强技术能力、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历时20余年的核电科研开发、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等实践活动中,我国的核电研究设计单位已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核电自主设计能力。通过核电工程建设的成功实践,我国系统掌握了核电站建造关键技术,形成了先进的核电工程项目建造管理模式,实现了我国大型商用核电站自主化建造及与国际先进的核电管理模式的接轨,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核电建设队伍,具备了自主建造大型核电站的能力。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核电发展趋于停滞,核电技术研究进展缓慢。前些年,在跟踪美国西屋公司的AP600的基础上,我国提出了中国非能动型先进压水堆AC-600 的概念设计,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列入“世界各国先进压水堆”名单。1980年后,美国关闭了一批核反应堆试验装置,经过20来年的核电低谷,试验能力大大减弱。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AP1000的一些关键试验还希望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帮助进行(如堆内流致振动试验和反应堆水力模拟试验等)。我国完全有机会与核能发达国家在新的起点上开展竞争并赢得先机。
(三)进一步明确核电的战略地位,明确建设创新型核电产业、跻身世界核电强国之林的战略目标。
回顾我国核电发展的曲折历程,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核电的战略地位、发展目标不够清晰。我们曾经仅仅把发展核电作为保持核科技力量的手段,并没有将其作为能源发展的一个战略支柱,也没有作为我国参与国际战略高技术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确定核电在国家总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我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须树立建设创新型核电产业、跻身世界核电强国之林的战略目标。建设创新型核电产业、跻身世界核电强国之林,就是要掌握核电核心技术,能够把握并引导核电技术发展方向;就是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品牌,并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就是要使核电总体规模和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使核电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支柱,对保障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较大贡献。
三、切实提高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把握核电发展的主动权
当前,我国核电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十五”期间,秦山二期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相继并网发电。现在秦山二期扩建工程已正式开工。加快核电发展,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推进我国核电建设,一是要抓好核电安全运行。这是核电持续发展的基础。二是要抓好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等在建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保质保量按工期完成建设任务。三是要抓好新项目的立项和前期工作。四是要继续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积极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CNP1000的研发设计工作。五是要继续加强核科技基础能力、标准体系、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为核电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项目作为国家16个大型专项之一,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大工程必将进一步牵引核动力技术的升级换代,并通过示范工程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和自主建设,形成中国品牌的新一代核电站。为此,必须准确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深入探讨论证创中国名牌的先进大型压水堆的工作思路,选准带动自主创新的重点项目。我国在武器装备发展上是按照“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方略进行的,实际上,核电发展同样需要坚持这一方略,要注意处理好技术先进性与成熟性、可靠性的关系,处理好重大科技工程与当前核电建设的关系。我们相信,通过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大支持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核电自主化建设一定能够实现新跨越,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防科工委办公厅副主任 董保同 、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