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访问。期间双方达成150项合作协议,涉及金额约400亿英镑约等于3916亿元人民币,协议包括能源、金融、交通、文化等诸多领域,外界称中英之间的经济合作进入了“黄金时代”。
开拓国际核电市场
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中国将参与建设英国西南部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和法国电力集团EDF 首席执行官莱维正式签订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投资协议。中国广核集团将在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中投资60亿英镑,约占项目股份的三分之一。双方将共同推进塞兹韦尔C项目和布拉德韦尔B项目两大后续核电项目。布拉德韦尔B项目拟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中国广核集团表示,此次挺入英伦首次在老牌核电强国建设核电站,是中国核电(601985,股吧)走出去的里程碑式事件,标志着“华龙一号”技术得到了欧洲发达国家的认可。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英双方的核电合作是中国核电走出国门比较好的机会,中国没有在国外建立核电站的经验,更没有在发达国家建立,对于中国核电进入国际核电组织具有重大意义。”
林伯强认为,核电合作对于中英双方应对气候变化并促进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因为核电的发展主要是针对气候变化,英国发展此类项目就是想代替火电站。如果未来双方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将是前驱的步骤。中国能参与核电站建设,各方面会经受考验,但有利于促进中国核电方面的进步。虽然只有一项项目拟用中国的核电技术,但是建设核电还需要其他支持,因此合作也可以拉动相关产业链。
林伯强还称,我国的“华龙一号”是可以比拟先进国家的核电技术,让世界各国承认中国技术的质量需要时间和机会,此次合作是验证我国拥有建立高质量核电站能力最好的机会,就算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稍有差距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补齐。中国的核电脚步阻挡不住,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这是很关键的一步。
贺禹也向媒体透露,目前泰国、印尼、肯尼亚、南非、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均对中国的“华龙一号”产生强烈兴趣。英国核电项目的落地,将对其开拓国际核电市场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对“华龙一号”技术的信心。
人民币国际化关键一步
除去核电项目,中英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同样是世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据悉,中方将在伦敦发行中国之外首支人民币主权债券,中国人民银行将在美国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期限为1年,票面利率3.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本报记者详解选择伦敦的原因: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合作时尝试和美国合作,但美国方面更多考虑自身的利益,因此放弃了纽约而选择伦敦。在伦敦发行人民币自主债券作用更大,原因有二:首先,货币国际化关键是其能不能被世界各大银行接受,接受度高货币的品牌效应影响力就大。伦敦和纽约最大的不同在于,纽约是全球位列前茅的股权与期权类的交易市场,但是和货币相关产品的交易都集中在伦敦。伦敦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和外汇交易市场,人民币作为货币能够进入伦敦金融交易中心,表明其在货币行列占据较高的位置,更容易被各大银行接纳。
其次,货币的国际化还要考虑能否提供货币相关的安全资产。美元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美国本土有强大的债券交易市场,在欧洲有同样强大的离岸债券市场为其护航,英国亦然。那么中国在伦敦发行债券相当于拥有了顶级交易市场,意味着人民币将成为全球标杆性货币,当然也可以保障相应的安全资产。
孙立坚称,此次债券发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首先是贸易的结算。中国的贸易量在全球最高,而中国在世界贸易活跃的金融中心设立交易中心建立业务关系,有利于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合作伙伴都使用人民币来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其次是人民币债券投资。债券投资要求投资环境稳定,在伦敦发行自主债券亦可向投资人保证人民币债券的安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进而扩散人民币影响力。再次是记账单位。此举将扩大中国的人民币作为记账单位的影响力,让更多国家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张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