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核电首页 » 核电技术 » 正文

大亚湾核电站安全运行十五周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 发表于:2009-04-12 | 来源:中国核电网

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安全运行十五周年
——大亚湾核电站谱写中国核电站专业化运营亮丽诗篇

    2009年5月6日是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15周年的纪念日。15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坚持高起点起步,用一连串激动人心的亮丽数字和辉煌业绩,谱写了我国大陆地区大型商业核电站从引进到消化、从吸收到创新的专业化运营亮丽诗篇。

一、安全运行业绩达到国际一流,展示了中国核电企业的技术和创新实力,赢得了国际声誉

    取得一流的经济、环保效益

    发电,是电力企业的天职。截至2009年5月6日,大亚湾核电站已成功累计实现上网电量2051.2亿千瓦时,其中输送香港1400.79亿千瓦时,这相当于香港每四户家庭中就有一户使用来自大亚湾核电站的电力;岭澳核电站累计实现上网电量946.29亿千瓦时。两电站有望在2009年5月10日达到上网电量3000亿千瓦时。与当初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大亚湾核电站的年发电能力从100亿千瓦时提高到了150多亿千瓦时,机组可用率也从65%上升到了90%以上。2008年7月4日,中广核集团按计划顺利完成了大亚湾核电站全部基建贷款本息共计56.74亿美元,大亚湾核电站用过硬的绩效数据有力佐证了20多年前还停留在纸面上的核电技术经济分析决策。

    与经济效益同样显著的是环保和资源节约效益。据测算,大亚湾核电站15年实现的上网电量,按照常规电厂平均燃煤消耗折算,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8600万吨,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1.34亿吨、二氧化硫约3.39万吨。

    今天的大亚湾核电基地,蓝天碧海,绿树掩映,白鹭展翅,天人合一,已经成为深圳市旅游路线中一个重要的风景点。核电站,这个15年前在国人心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如今已成为社会公众心目中绿色能源最典型的象征。

    核安全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一流的经济、环保效益矗立于安如磐石的安全管理体系上。理念、组织、机制、科技、人文等五个方面共同构建的立体、严密的“纵深防御”安全体系,辅以专业化运营精细化控制,确保在大亚湾核电站每一项工作都符合安全要求,引领企业不断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1994年投产当年,大亚湾核电站即被国际权威杂志《世界电力》授予“1994年度电站大奖”;自2002年1月12日以来,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连续五个燃料循环无非计划自动停堆,截至2009年5月6日,已达2457天,这是目前国内的最高纪录,也是世界级的水平,在法国电力公司国际同类型64台机组中,目前名列第二。同时,该机组还保持着一个换料周期不停机、不停堆连续运行485天的国内最长纪录。

    在今年4月于法国巴黎举行的EDF(法国电力公司)2008年度安全业绩挑战赛上,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集团)旗下成员企业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公司)一举囊括核电厂“工业安全”、“厂房管理”和“能力因子”三项第一名。自1999年参赛以来,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在核电厂安全管理等重要领域,累计获得19项次第一名,几乎囊括了第一名总数的一半。

    根据美国核电权威机构核电运行研究所(INPO)的最新统计结果,与美国104台核电站机组相比,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2008年综合指数得分为100,综合排名第一。

二、核电专业化运营能力不断提升,对我国核电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辐射作用

    核电专业化运营能力不断提升

    大亚湾核电站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建设的。但引进得来设备,却引进不来15年业绩的持续进步;引进得来程序,却引进不来追求卓越的创新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第一次换料大修中,外国专家负责和承担了98%的检修项目;15年后的大亚湾核电站2号机组第13次换料大修中,10773个项目(维修项目8783个、改造试验等1990个)已全部由中方承担,自主化率实现100%。2005年,大亚湾核电站仅用65天完成了核电站寿期(设计水平为40年)过程中最重要的十年大修,而国外类似的大修基本都要90多天,其中仅8个项目聘请了外方技术顾问,外聘顾问人数由商运初期的96人减至9人。而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第六次换料(L106)大修创造了工期25.92天的国内最短、同行中较短的纪录。

    能力提升的背后是大亚湾人在核电安全管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理念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据统计,自商运以来,大亚湾核电站先后累计投入2亿多美元资金,消化并实施了1470多项技术改造,不断提升机组安全性能和人员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以2001年开始实施的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18个月换料模式改造为例,从标准的12个月年度换料循环切换到18个月换料循环,意味着每台机组平均每三年可以减少一次换料大修,大修成本降低25%,每年发电量增加5至7亿千瓦时,同时为反应堆原本40年的设计寿命延长至60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15年前刚投产时相比,大亚湾核电站堆芯熔化概率由5×10-5降低到1.24×10-5,安全技术水平从引进法国机组时的80年代水平提升到当前国际核电先进水平。

    能力的积累和经验的传承,充分体现出专业化运营的优势。大亚湾核电站吸收消化的成果以标准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在岭澳核电站得到了有效利用和拓展,实现了岭澳“在巨人肩膀上的跳高”,生动诠释了“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科学内涵。

    岭澳核电站于1997年5月15日开工建设,2003年1月8日提前66天建成投产,节省投资约3.81亿美元,比国家批准的预算节约近10%。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在对岭澳核电站进行运行前安全评审认为:“岭澳核电站许多指标都可以与新的IAEA国际安全标准相媲美;其在生产准备、调试和运行水平方面为国际核能界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2004年2月17日,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安全运行592天,创造了自商运以来连续两个循环不停机、不停堆的世界纪录。2005年8月21日,岭澳核电站2号机组实现安全运行935天,创造了自首次临界及商运以来无非计划停堆的新机组世界最好纪录。更具说服力的一组数字是:岭澳核电站商运6年来(2003-2008完整年度)上网电量与大亚湾核电站同期(1995-2000完整年度)增长了近120亿千瓦时,其商运后第1年的能力因子(机组可用率)就接近大亚湾核电站商运后第6年的水平。

    对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

    谋万事,人为先。大亚湾核电站15年来坚持专业化运营发展思路,为中国核电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15年来,大亚湾核电站自主培养了反应堆操纵员459名,高级操纵员198名,为红沿河、宁德、阳江等核电站培养操纵员100多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核电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人才培养更体现出专业化运营的“乘数效应”,对新的核电项目的高起点起步,起到明显的促进和辐射作用。以为红沿河、宁德、阳江等核电站培养人才的数量变化来说明,2005年,我们仅为其他核电站培养运营人才28名,而2006~2008三年里累计为这些核电站培养了600名,平均每年200名。在大亚湾核电基地,不仅可以学到经典理论,也有操作实践;不仅有核电知识,更有安全理念;大亚湾核电基地,已经成为培养核电人才的“黄埔军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在大亚湾核电站15年专业化运营征程中,对合作伙伴的带动效应也非常显著。借助大亚湾核电服务平台,国内核电维修承包商从无到有,形成了包括核岛、常规岛、电站配套设施三大系统、类别齐全的维修服务体系,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大亚湾核电站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严谨的安全文化也得到了逐步吸收。目前,有的已成长为水平可靠的核岛独立项目承包商,有的通过管理改进,协助火电厂创造了国产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全国纪录。大亚湾核电站15年来与合作伙伴分工协作,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合作伙伴15年来透过参与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营管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水平,获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大亚湾核电站15年的发展历程,辐射、带动和促进了国内核工业整体装备与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岭澳核电站建设中,全国有181家制造企业和供货商第一次有机会参与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建设,而到了岭澳核电站二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等均由国内企业为主承担,国内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建设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安全第一 质量第一 追求卓越”的核安全文化成为专业化运营的强大支撑

    大亚湾核电站的15年,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骄人业绩的背后是中广核核电文化的强大支撑。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大亚湾核电站文化的核心,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核安全文化。讲安全不是空谈,大亚湾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将安全这一永恒主题根植于每个员工思想深处。以领导层承诺、示范为表征的“自上而下”安全意识灌输,和以责任、规则为呼应的“自下而上”安全行为准则共同融汇成企业安全文化的主干。15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对于核安全敬畏的态度、对于安全文化执着的追求有增无减,“核安全高于一切”已经成为每个大亚湾人最重要的行为信条。正是企业对安全文化的高度重视。自商运以来,大亚湾核电基地未发生一起二级以上运行事件,两电站执照运行事件从建设之初(1994至1996前三年平均值)的平均每年30起,降低到近三年(2006至2008年平均值)的平均每年3起。

    善于学习,追求卓越。走进大亚湾,在不少办公室的墙壁上,都贴着一张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最新公布的反映核电站运营业绩的指标图,大亚湾人形象地将他们称作“蜘蛛图”。“成绩最好的指标在外圈,内圈则代表一般水平,要想创优,就必须努力往外圈靠,否则就越容易被‘蜘蛛’吃掉”。15年来,大亚湾人正是凭借这种不断坚持“往外靠”的精神、时刻保持的忧患意识,实现了核电运营业绩的不断“扩张”。  

    三、以专业化促进规模化,为迎接中国核电大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大亚湾核电站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核电发展的缩影,而大亚湾核电站的明天,与国家乃至世界核电发展趋势和环境息息相关。

    2006年3月22日,国家通过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家要建成4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在建1800万千瓦。这一目标意味着在未来15年里,平均每年要开工3至4台核电机组。

    世界核电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表明,以专业化促进实现规模化发展,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实现宏伟的核电建设计划是必然选择。在美国、德国、日本、法国、韩国等主要核电国家中,由一家专业化运营公司统一管理多个基地的核电站成为核电行业的主要特征。以美国核电专业化运营发展为例,1989年美国共有54家核电运营企业,随着专业化运营的发展,到2001年核电运营企业减少到24家,呈现不断集中的趋势。运营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也带来了运营效率的快速提升。在美国,由于行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核电企业运营效率大幅增长,核电站的平均负荷因子大幅度提高。1980年,美国核电站的平均负荷因子为54%,1991年为68%,2001年已升至90.7%。

    随着中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由拥有多年经验的专业化公司来从事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行,必将成为核电发展的大方向和主旋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广核集团相继成立了我国核电领域第一个专业化运营公司、第一个专业化工程公司、第一个专业化设计公司、第一个专业化数字化仪控公司,打造了一支支专业化运营、工程建设、设计和科研队伍。专业化队伍的培养,是中广核以及大亚湾核电站在过去15年中积累的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今后取得更大发展的最可依赖的资源。

    通过管理模式创新,中广核集团在核电运营领域实现了广东阳江核电项目和广西防城港核电项目的区域运营。专业化的管理保证了组织调度的统一、资源调配的统一,经验共享的统一。目前,阳江、防城港等核电项目正充分利用大亚湾核电基地40余堆•年的成功运营管理经验,实现生产准备和后续生产运营最大程度的快速复制。

    引进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2008年11月,中广核集团应泰国有关方面要求,成功举办了泰国电力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压水堆核电技术培训班,系统地向泰国同行介绍了核电现状与发展前景、核电项目管理、厂址选择、核电站人才培养、核电站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是中广核集团在核电领域“走出去”的第一个海外合同,它标志着中广核“国际化”战略迈出可喜的第一步,也为日后与更多国家在核电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打下了基础。


    15年的风雨兼程,大亚湾核电站掌握了核电厂专业化运营的“金刚钻”;15年的积累沉淀,大亚湾核电站有信心扛起中国核电专业化运营的旗帜。通过大亚湾核电站“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实践,中广核集团持续瞄准“建设国际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这一目标,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核电专业化运营发展之路。这一模式对于我国引进三代核电技术、发展我国新一代核电技术,对于我国核电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 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tech/ 转载请注明

 
遵化人才网www.zhrczp.com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黄岛招聘网www.hdzp.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