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风电  变电  变压器  核电  开关柜  互感器  电缆  绝缘子  火电  柴油发电机组 

五年开设核学科高校翻两番 教育如何保证质量?

   2010-04-10 中国核电网3
又是一年招聘时。即将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们正在冲刺,希望让自己对用人单位更具吸引力。因为在企业与毕业生的博弈中,企业显然处于有利的地位。

  然而,与很多行业不同,核电企业此时正想方设法让自己更具有吸引力,好让为数不多的接受过正规、系统核工程教育的学生以及有工作经验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愿意加入到自己的团队当中。中国核电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核专业人才尤其是对反应堆工程专业(下称“核工程”)的人才需求急速增长,超过了人才培养的周期和人才供给能力增长的速度。

  因此,在当下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核电企业招聘呈现出有趣的现象:一方面,真正受过系统核工程专业教育的学生不足;另一方面,核电企业相对优厚的待遇,让没接受过核工程专业、甚至是没接受过相关核专业教育的学生千方百计想挤进核电企业。

  高校对人才市场的形势迅速做出反应。从2004年开始,开设核工程相关专业的学校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从原来的9家增加到39家,年招收学生20000人左右,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然而,各个学校的教学体系不尽相同,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由于核电行业的特殊性,业界人士对核工程教育这样的发展趋势表示担忧。

  核学科遍地开花

  一方面是传统的四所高校不想招收更多的学生和承担更多的培训课程,另一方面是其他高校看好这一业务。因此,中国核专业教育,尤其是核工程教育开始遍地开花。  

  我国培养核工程人才的老牌学校主要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这四所,其核专业皆开设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由于国际局势的需要,我国当时共有十多所学校开设了与核相关的专业,但由于需求有限,这些学校此后纷纷撤销了核专业,只有上述四所学校予以保留。时至今日,中国核电领域的骨干多出自这四所高校,其毕业生也在人才市场上最为抢手。

  “我们得抓紧出手。”一位核电企业的人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要不然这几所学校的毕业生都被别的企业抢走了。”从核工程专业招收的学生总数看,四所高校加起来不会超过800人,每家企业都希望能尽可能多的把这些学生招致麾下,所以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需求。核电企业现在已经开始对大三甚至是大二的学生招聘,随后对入选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四所学校中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参加企业的招聘,企业会将招收到的其他专业的学生与核工程专业的学生安排进培训班一同上课,增加最终可以进入企业的人才数量。

  “我们不是不想招更多的学生,”上述某高校的一位教师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但是学校总体招收学生的数量是有限制的,每新增一个核专业的学生就意味着其他专业要减少一名学生,这是其他专业所不愿意接受的。”

  另外,四所高校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相关的培训班,核电企业也愿意把本企业的员工送到这些学校进行培训,甚至会主动向这些高校提议开设培训班。“核学院的老师基本上没有假期。”一位在校的核专业教师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寒暑假和周末基本上都排满了,就这样人手也还不够。”而这些教师通常还肩负着一定的科研项目,当项目落实下来后,教师通常会选择科研项目,而不愿参与培训。为此,涉核企业主动提出增加教师的培训薪酬。但在科研项目面前,教学收入的增加对教师缺少足够的吸引力。

  一方面是这四所高校不想招收更多的学生和承担更多的培训课程,另一方面是其他高校看好这一业务。因此,中国核专业教育,尤其是核工程教育开始遍地开花。“选学校要慎重,现在‘李鬼’多。”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核专业毕业生如是说。  

  核电教育这么搞我看不行

  新建核电站所在地的高校和专业技术学校也寄望于发挥地理优势开设核工程专业。一位专家谈到这种现象时哭笑不得。“核专业教育这么搞,我看是不行的。”他说。  

  新开设核工程专业的学校当中有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有本身具备核相关专业基础的高校,也有的大学是从零开始,甚至职业技术学校也开始涉足核专业教育。

  《中国能源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开设核工程专业的学校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大学本身有核相关专业,如核技术或核燃料相关专业,并在此基础上开设核工程专业。其中,有的高校是在已经撤销了核相关专业后,重新开设的。在从事核工程专业教学的专家看来,虽然都是“核”,但核技术、核燃料专业与核工程专业却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核技术专业主要研究的方向是核能的应用,比如核能的医学应用、食品辐照等方面,并不涉及反应堆物理和热工方面的课程。核燃料专业则偏向于矿产、核化学和辐射方面,也与核工程专业交叉甚少。二者与核工程专业的距离还不如普通的热工专业近。

  另一种情况是本身具有电力工程方面的基础,再招聘核工程方面的教师或从业人员来校授课。这种情况,如果能够招聘到有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显然比上一种情况要好,也更加受到业内的认同。但是由于核电对安全性的要求甚高,这些院校是否能培养学生的核安全文化也受到了质疑。“核电厂工作的人接受的是有点类似于军事化的培训和管理。社会上那种讲求效率、创新、弹性的思想与核安全文化几乎格格不入。”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很多在常规电厂司空见惯的事情在核电厂里是绝对不允许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学校本身没有基础,但采取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从国外引进教学体系和教学力量开办核工程专业。也有的高校是与国内研究机构合作,请研究机构的人员到学校授课。如果合作方有足够的实力和水平,这种形式也比较好,但有的学校显然无法找到这么好的合作伙伴。虽然这些大学认识到了核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但毕竟它只是众多专业中的一个,学校愿意投入的成本有限,这就导致核工程专业虽然开设,却被边缘化。《中国能源报》记者在采访中曾遇到过这样一所高校,其核工程专业挂在物理学院。记者打通该学院办公室的电话后,表示希望联系核工程学院的教师,但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却找不到核工程专业的联系电话。虽然他热心地询问了办公室里的多位同事,结果却仍是一样。最后,该名工作人员表示,核工程专业不与物理学院在一起办公,而且也没有几个人,彼此来往不多。

  此外,新建核电站所在地的高校和专业技术学校也寄望于发挥地理优势开设核工程专业。一位专家谈到这种现象时哭笑不得。“核专业教育这么搞,我看是不行的。”他说。  

  “把关人”缺位

  国家或者相关的社会组织在高校开设核学科方面还没有一个资质的审核或者可供参考的准入标准。而这些在法国和美国则是高校开设核学科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我国开设核学科的高校间重要的交流平台。“以前每次开会也就是十来个人参加,都比较熟悉。”一位在校教师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最近几年人数越来越多,很多原来不在这个圈子里的人都进来了。” 如此多所高校开设核学科,具体的教学内容必然会有区别,其中个别院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水平能否经得住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考核和社会的检验令人存疑。

  他表示,之所以这么多学校能够进入核专业教育的圈子,在于国家或者相关的社会组织在高校开设核学科方面还没有一个资质的审核或者可供参考的准入标准。而这些在法国和美国则是高校开设核学科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在这一轮核电复苏的过程中,法国也同样面临着核工程人才培养的问题。法国的核电人才培养体系与我国有显著不同。据法国驻华大使馆核工业参赞杜迪克洛介绍,在法国,综合大学基本不开设核相关学科,如果学生希望学习核学科,需要进入相关工程师学院,并在毕业时拿到一个工程师资格证,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这类学院主要为法国核电企业及研发机构培养通用型技术和工程人才。如果想从事更加专业的核相关工作,需要在获得核工程师资格后再进入法国国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深造。法国国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隶属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设中子学、应用核物理、反应堆热工水力、核材料、核力学、核安全、核燃料循环等专业,培养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杜迪克洛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在意识到核电迎来大发展时期之后,法国政府组建了一个针对核电人才培养的调研组,由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高级专员牵头研究,对法国现有6家涉及核专业工程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核电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当中就提到,相关学校在基础课程配置上应该保持协调一致。“法国政府并不控制工程学校的数量,但想要开设工程学校必须经过资质考核。”杜迪克洛说,“法国还严格实施工程师文凭颁发制度,工程师资质由政府指定的专门机构评定。”

  美国的情况与法国类似,但市场在美国核电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需求带动市场。”美国驻华大使馆能源办公室主任范旭说,“当商业机会出现,企业会做出反应,同时教育机构也会开设相关的课程、装备试验设施等等,政府并不需要做很多工作。”但美国的学校如果想要开设核相关的课程,需要得到一些社会组织的认证,这些社会组织是由不同领域的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机构,独立于政府。同时,这些组织还会对高校培养出的核学科学生是否有资格从事核电工作进行考核。  

  独立培训机构缺失

  如果能够控制开设核学科学校的数量,集合各方面力量打造一支专职的教师队伍,再建立一个以业界有名望、资深的专家为主的师资库作为补充,制定系统的培养计划,定义不同的学制,设立不同的专业班,这就等于为我国建立了核电人才培训基地。

  核电专业教育机构缺失,同样是中国核电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法国的国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一个专业教育机构,集合国内优秀的师资力量,建设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核电领域最核心技术的人才,尤其是反应堆工程人才。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的技术专家和企业当中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也会到学校授课。

  美国虽然不像法国那样集中培养核工程人才,但同样也有专业的核工程培训机构,而且不止一家。这些培训机构把核电项目的案例、实践、课程结合起来设计课程,培养操作及技术人员。“他们把最好的实践用在核专业教育当中,其教学内容不仅来自美国,也来自其他国家。”范旭说。

  事实上,我国核电企业都会在企业内部设立培训部门,例如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开办的国核大学。但同国外的企业一样,这些企业的培训机构主要面向企业内部员工,而较少会吸纳其他企业的员工。当企业自己的培训能力不足时,通常会把员工送到高校中进行培训。如前面介绍,培训班的数量和质量都受限制。“现在有的培训班是博士生来授课。”一位核专业的教师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培训质量肯定是要下降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组建一个专业的核电人才培养机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如果能够控制开设核学科学校的数量,集合各方面力量打造一支专职的教师队伍,再建立一个以业界有名望、资深的专家为主的师资库作为补充,制定系统的培养计划,定义不同的学制,设立不同的专业班,这就等于为我国建立了核电人才培训基地。”一位核电教育界人士说,“这个基地会为企业制定一个课程菜单,当企业有培训的需要时就可以到基地里选择某一项课程进行专门培训。不同企业的员工甚至可以在一起上课,这样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这种形式突破了学校办学和企业办学的局限。”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已经开始开办培训班,如“核能行业质量保证监查培训班”,但是这种“一期一班”的形式仍不能满足我国核电发展对核电专业教育的需要。“在中国建立与美、法两国相似的专业、独立的核学科教育机构,市场缺少能力,企业缺少动力,还需要政府层面的推动。”上述人士表示。
 
标签: 核学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核电
推荐图文
推荐核电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1041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