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核电首页 » 核电政策 » 正文

《能源》:张国宝这一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 发表于:2014-03-13 | 来源:中国核电网

2008年3月22日,星期天,张国宝到中南海给温家宝总理汇报国家能源局的筹备工作情况。开春的北京春寒料峭,温家宝总理在寒风中亲自送张国宝到楼下,直到看着他上车离去。

五个月之后的8月8日,国家能源局在全社会关注期待的目光下正式挂牌成立,如今,不觉已然一年。

一年来,张国宝作为首任局长,带领新成立的国家能源局做了哪些开局性的工作?社会和公众如何评价?处在经济转型阶段的中国能源管理部门,是否注定会在一条布满荆棘的征途上踯躅前行?

带着这些疑问,《能源》杂志记者走进了国家能源局,走近张国宝。

当记者如约于上午十点赶到国家能源局三楼会议室的门口时,意外地看到张国宝已经在门口等候了。

“就随便聊聊吧”,张国宝和蔼地笑着,坐到旁边的沙发上。

没有外界所称的强势,专业、朴实、抑扬顿挫的叙述过后,让人感到他是个直爽敢言、胸怀天下的领导者。

“每于途中,习诗言志,手涂丹青……真可谓:待到闲时翻文章,笔走龙蛇诗千行,心潮澎湃忆往事,豪气敢比少年狂。”

张国宝写下的这首诗,以及他接受采访时那爽朗的笑声,或许能够流露出他主政国家能源局一年来的真实感悟吧。



定位

国家能源局挂牌后分两个地方办公,一处在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大院,另一处在离38号院几百米的新华大厦。

去年3月,张国宝就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时有人指出,国家能源局离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大楼将使张国宝在某种程度上摆脱惯性思维,从而更从容地完成温家宝总理交付的任务。

或许外界的评议并非空穴来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世界上比中国小得多的国家都已设有能源部,中国却没有,这很大程度上由于我国已有了宏观管理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如何处理国家宏观管理部门与能源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上,中国一直都在探索。

然而,或许外界过虑了。在身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的张国宝看来,到目前为止,双方“处理得还很好”。

对张国宝而言,国家能源局的职责是拟订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提出相关体制改革建议;实施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行业的管理;管理国家石油储备;提出发展新能源和能源行业节能的政策措施;开展能源国际合作;加强对能源问题的前瞻性、综合性、战略性研究,拟订能源发展规划、重大政策和标准并组织落实,提高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

国家能源局只有9个司112人编制,而美国的能源部仅本部就有10000人,其中能源情报所600人左右。张国宝思忖,与其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部门争夺能源价格的管理权,不如保持能源价格管理的建议权。

国家能源局要集中精力去做范围内的事情——如何将国家能源管理机构之前注重的电、煤等“技术”层面的管理上升到战略管理。

张国宝上世纪80年代进入国家计委,1991年开始担任国家计委投资司工业处处长。

1979至1996年间,我国的能源战略方针是“开发和节约并重”,重点解决煤炭、电力能源供应短缺问题。

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能源供需关系出现了多年未能达到的平衡状态,煤炭甚至出现了局部供大于求的情况。这种情形引发了能源供应能力是否出现“过剩”的争论,我国的能源政策也进行了初步调整,改变了过去严格控制能源消费的政策,提出了在适当控制生产的同时,采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鼓励消费清洁能源的政策。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2年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能源需求出现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导致“十五”后期煤、电、油全面紧张。

张国宝见证了这一过程。他从1999年开始在国家计委分管能源。2002年,他在当时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领导下起草拟定电力、民航、电信三大体制改革方案。

“对整个能源行业来说,研究制定宏观能源政策,修改能源法律法规,比审批一两个具体项目的影响和意义大得多。”张国宝称。

而近年来,国家领导人多次在正式场合阐明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并把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应对气候变化、注重国际合作纳入到能源发展战略中。

这与张国宝的思路正好吻合。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新能源政策之前,张国宝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要打造中国风电三峡》的文章。在他主管电力的8年时间里,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最近3年连续翻番增长。



亮相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能源》杂志记者分析,虽然张国宝之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分管能源,但国家能源局成立之前,他是从整个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而现在,他可以比较专心地思考能源管理。

国家能源局成立之初,张国宝希望在国家能源局设立一个“核电办公室”,后未获批。而之所以主张大力发展核电,除张国宝做机械出身重视科技外,更缘于他的战略眼光。

美国有104个反应堆,中国到现在只有11个反应堆,而国内能源需求十分紧迫。与风能、太阳能相比,核能是能量密集度最高的能源,选择核电作为我们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符合中国国情。

核电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自去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去年9月份以来,我国电力需求连续呈现负增长。中国政府果断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

政策出台了,资源怎么分配考验着张国宝的智慧。他的战略眼光再次发挥了作用。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的名单上,投资重点被选定为涉及未来中国能源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和对能源结构影响深远的项目,同时强调加大对“短板型”、“欠账型”、“调整型”能源基础设施投入。

于是外界看到,2008年是我国核电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当年核准了4个核电项目,在建机组容量达到2290万千瓦,这种建设规模在世界核电发展史上极为罕见。

经济危机到来后,我国十大振兴规划中最早包括能源振兴规划,虽然该规划未出台,但核电建设、农村电网改造、西气东输二期建设等决策大幅拉动了国家投资。

国家能源局以最快速度下达中央财政安排的农网改造、城网建设和装备国产化48亿元支持资金。2009年一季度,中央又安排100亿元用于完善农村电网,上述资金加上银行贷款,总投资超过400亿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改造项目中,国家能源局不是从头一个个抓项目,而是指挥企业直接采购设备,这不仅使投资以最快的速度生效,而且该措施延续了张国宝就任国家能源局之前推动能源科技装备国产化的思路。

2009年2月3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国家能源部撤销17年之后举办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



原则

“与以往的能源管理机构相比,国家能源局的管理更为集中了,国家能源管理机构更加站在国家整体的高度,站在战略高度来思考问题。”林伯强称。

而在张国宝左牵黄、右擎苍,从整体决策上创新的同时,国家能源局在节能减排、制订新能源产业规划、积极推动《能源法》出台等方面也延续了之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某些做法。

张国宝,也曾就某些事情反复衡量。

今年“两会”期间,张国宝公开表示,到2020年,中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实现4000万千瓦没问题,甚至有超过1亿千瓦的可能。今年4月,他又在《求是》上发表文章称,国家现在正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沿海核电发展,科学规划内陆地区核电建设,力争2020年核电占电力总装机的比例达到5%以上。

这是个令国人振奋的消息。然而在核能的安全性、现有的技术水平、原料供给、甚至人才储备上,部分人士仍存疑虑。

张国宝以专家的身份,前后四处奔波,直到他确信,中国与澳大利亚等产铀大国合作之后,天然铀的问题已基本解决,铀供给至少能满足我国2030年以前的天然铀需求。同时我国还在研究新的堆型,以节省铀的消耗;并提升国内设备制造能力。

2009年4月,我国引进世界首台AP1000第三代核电机组,在浙江三门开工建设,在世界率先实现从二代向三代核电的跨越。4月18日,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募集协议签署,首期募集资金70亿元,为加快核电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国家能源局同时制定核电管理法规。

按下葫芦浮起瓢。也有人质疑新能源发电后的并网问题和电价问题。而电价问题又与当前迟迟未解的煤电博弈联系在了一起。

并网问题更多的是技术问题,而电价问题,则牵涉到我国的能源管理体制。

之前的成品油价格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部门听取了张国宝的建议。

而在电价问题上,张国宝感到,在当前金融危机对工业影响较大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在这个时候调电价是一件很难做出决断的事情。

“煤电双方提出的一些合理诉求,政府应当考虑。”于是就如何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关注煤价、电企如何扭转亏损等问题,他向国务院提了建议。

在此前后,国家能源局加快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在宁东启动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煤电化项目群。2008年底,两淮煤炭基地竣工验收,这是我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第一个完成验收的亿吨级煤炭基地。

在政策制定上,各方也商讨良久。国家即将出台《新能源发展规划》。当其他制定者主张规划仅着眼于未来2、3年时,张国宝多次阐述自己的意见:“2、3年内,新能源发展不会有特别大的突破,规划要着眼长期”。



答卷

2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宴请俄罗斯副总理谢钦,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总裁托卡列夫在酒过半旬时突然提出不能签署早已谈好的中俄输油管道协议。

坐在王歧山副总理旁边的张国宝赶紧起身与对方进行新一轮沟通。彼时,从当天凌晨一点到首都机场接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到双方在人民大会堂谈判,再到晚宴,张国宝为“贷款换石油”协议已与俄方较量了6个小时以上,而对方依然锱铢必较,甚至有些出尔反尔。

不能让步。这是中方的底线,因为贷款在中国手里。然而在战略角度,中国很需要石油,懂俄语的张国宝也早知俄罗斯人重利。

“现在看来,中沙、中俄、中巴、中委……经济危机以来我国国际能源大单的签署密集而有成效。”与上述紧张场面相比,坐在记者对面的张国宝脸上闪过一丝自豪,在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他欣慰地见到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一步步快速实现。

按国家能源局向《能源》杂志提供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双边、多边合作机制近60个,并多次举办或参加国际能源会议。外界甚至将2009年称为“中国能源出击年”。

虽然合同之后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落实,但从沙特到俄罗斯,再到委内瑞拉、巴西,从中东向北亚、南美,中国海外多元进口能源的框架已次第清晰。而当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近半时,加强战略石油储备更成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锁钥。

2008年7月国际油价创下了147美元一桶的历史记录之后,突然急转直下。

2003年中国开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建设工作。经济危机使张国宝遇到了中国历届能源管理者都未曾遇到的新课题:危机下选择怎样的时机和节奏进行储油。

油价147美元一桶时,世界投行高盛预计要涨到200美元一桶,中国当下不储油到时可能亏损严重。但储油牵扯到国家战略、外汇储备、风险分析等多方面,且高盛向来与国际石油市场关系密切。张国宝找了很多专家来研究,最后大家觉得价格还是太贵了。

如今,张国宝可以骄傲地说,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一期储油都是在油价最低的时候进行的。他告诉《能源》杂志记者两个数字,去年我国储油均价是58美元一桶,而去年全年油价平均98美元一桶,且中国储油没有影响到国际油价的波动。

一期储满后,我国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已经规划完毕,有望在年内开工建设。相比一期1100-1200万吨容量,二期规划容量近2200万吨。

“在只有100多人的情况下,国家能源局成绩的取得是很不容易的。”林伯强称,与以前重项目审批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相比,国家能源局比较成熟了。照此思路,以后国家能源局会继续注重整体管理和战略管理。(本刊记者  巢新蕊)



 
关键词: 张国宝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 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policy/ 转载请注明

 
遵化人才网www.zhrczp.com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黄岛招聘网www.hdzp.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