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1日,葫芦岛海洋局、水利局、兴城市国税、地税等代表一行15人组成参观学习团来到中国核电的发源地——浙江省海盐县,进行培训和现场观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参观了秦山核电一期展厅、观看了《核电与民生》科普短片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培训,亲身感悟秦山核电30年来安全发展的魅力。最后来到方家山观景平台,学员亲身见证和感受了海盐社会各界对核电的支持,核电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回报。
核电,推动海盐经济持续腾飞
海盐,位于杭州湾畔的一座美丽小城,置县于秦,有2200余年建县历史,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全县县域面积1073平方公里(桃江206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34.73平方公里,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岛礁0.48平方公里,人口37万。31年前,海盐是浙北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捕捞和农耕是当地主要经济来源。陪同我们参观的秦山核电工作人员聊起了当年海盐的一句民谣,“汽车颠,到海盐”,就是说汽车开始颠簸时,海盐就快到了。当时的海盐,闭塞,没有一条好走的路:破烂,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
据专家介绍,秦山核电站是1983年我国首座核电站(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落户海盐。经过八年的艰苦建设,于1991年12月15日成功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海盐,成为中国核电的荣光。秦山核电二期工程(4X65万千瓦压水堆)、秦山三期(2X72.8万千瓦重水堆)相继发电。目前,我国大陆现有在役核电机组15台,在建核电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1253.80千瓦。其中,秦山核电基地目前共有7台运行机组,装机容量430万千瓦;2台机组在建,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0万千瓦,占据全国核电的半壁江山。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初期核电进入海盐起,到现在,秦山核电一期、二期、三期的各项建设投入资金,累计达到了约500多亿元,直接拉动了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秦山核电与海盐聚力发展“中国核电城”,搭建全球核电关联产业创新的聚宝盆。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核电城”已吸引近70家企业入驻或签订了合作协议,产值达到40亿,预计到2015年,中国核电城将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核电运行服务基地和省内装备制作业集聚地、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届时核电关联产业将初具规模,其中企业产值超亿元35家,超5亿元10家,超10亿元5家,实现核电关联产业产值150亿元。参观者听完介绍后,感慨地说:“核电发展利国利民,我们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家乡核电建设,为葫芦岛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绿色,见证秦山核电安全发展
一路上,我们看到了海盐一个个靓丽的城市名片:全国文化、科技、计生、体育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教育强县,省平安县,省级文明县城,省新农村电气化县……2013年,浙江省公布全省县级城市的空气质量,海盐空气优良率达到97.3 %,是全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县级城市。海盐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健康,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80岁,超过浙江省平均水平。
核电对海盐的人文贡献首先表现在对教育、卫生事业的支持上。核电每年的教育费附加在9000万元以上,占到了全县教育附加总额的57%。海盐因为有核电,一直以来都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曾先后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秦山视察指导工作,国内外新闻媒体也时常报道秦山核电站的运行情况,慕名来秦山核电站参观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这使得海盐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参观、学习归来,一行人深受震撼,徐大堡核电能够顺利开工,需要葫芦岛人民共同努力。一位学员深有感触的说:他应该算是半个核电人,因为他的弟弟、弟妹、侄女婿都是核电人,他亲身感受到了核电人的工作辛苦,同时也比其他百姓更加了解核电,现在也成了我们的义务宣传员,为身边不了解核电的百姓普及核电知识。还有一位女学员边参观边说:他的儿子正在读大学,学的就是核工程,等毕业了一定要进入辽宁核电,为家乡建设美丽核电做出贡献。大家都纷纷表示:百文不如一见,来到秦山核电,真正了解秦山核电带来的巨大变化,核电并不可怕,希望徐大堡核电能够早日开工,真正迎来核电产业的春天。(党群工作处:李莉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