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日本北海道八国峰会支持世界各国和平利用核能,大力减排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暖进程的利好影响,以及日前,美国最大能源企业群星能源集团斥资5000万美元购买南非铀贸易企业努福卡尔国际铀公司(Nufcor International)50%股份的直接推动,2008年7月份前二周国际铀现货价企稳每磅八氧化三铀60美元后终于“发力”,7月15日世界两大铀顾问咨询公司分别报出:国际铀现货价每磅八氧化三铀64美元和63.25美元的最新价,此价较7月份前2周的国际铀现货价每磅八氧化三铀60美元分别上涨了4美元和3.25美元,创75天来国际铀现货价新高。
笔者认为,按惯例,每年夏秋时节,国际铀价会比年初略高些,所以这次铀价出现上调在情理之中,但上涨之快、幅度之大属实有点让人吃惊。未来国际铀(现货)价还可能会有多大上扬空间,人们将拭目以待。从近来各大铀业公司陆续发布的公司半年报看,一些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不十分理想,铀市场还会出现较大波动,近期价格有可能快速、大幅上扬。在关注国际未来铀价格走势的同时,搞好中国国内的铀矿业是硬道理,按照国家的“尽快探明一批新的铀矿产地”的要求,实实在在做好国内铀矿业各项工作。
2.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青海省人民政府达成铀资源勘查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7月15日,中核集团公司与青海省政府达成了关于铀资源勘查开发合作的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开发铀矿产资源迈入实质性发展的新阶段。青海省是我国西部重要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青海省具有较好的铀成矿地质条件和较大的铀资源潜力,但是由于许多原因,铀资源开发、开采的程度不高,迫切需要实力雄厚的大型集团企业来引导青海的铀资源地质工作。
根据协议,中核集团将全力为青海省铀矿勘查和开发等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铀矿山建设、铀产品的包销等。青海省人民政府将在省内铀资源勘查、开发等工作方面,给予中核集团与省内相关地方企事业单位同等的相关政策优惠条件,并在规划、国土、水利、环保、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协助。协议还约定,双方在开展铀矿勘查时,对共生、伴生矿产进行同步勘查和评价,具备综合开发条件的,要依据青海省人民政府有关产业政策要求一并开发利用。同时,双方还将在核材料、核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合作。
境外媒体高度关注,以为中国“核电用铀立足国内”方针迈出实质性步伐。

3.意大利总理、英国首相表态大力发展核电
意大利贝卢斯科尼总理7月15日说,石油消费国应该商定一个他们准备承受的最高油价,否则就要准备投巨资发展核电。
贝卢斯科尼在出席“欧盟和地中海领袖峰会”后对记者表示:世界财富如此从石油消费国流向产油国是 “不公平的”,而油价如此“暴涨”也非常要不得。石油消费国应尽快开会,就最高油价达成一个协议。他指出“另外一个选项就是推动一个大规模的反应堆建造计划”。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意大利就暂停发展核电。英国媒体也报道,布朗首相希望未来15年里英国能有至少8座新核电站陆续投产。在本这次峰会上布朗表示,复兴核电是英国政府石油替代战略的关键部分之一。
4.世界核电建设复苏促使各国铀勘查费用快速涨
由于铀价的上涨,刺激了一些国家和铀矿勘探公司对铀矿勘探和开发的投入,2006年全世界铀矿勘查和铀矿山开发的总费用约7.74亿美元,比2004年的2.188亿美元增长了254%,比2005年的3.64亿美元增长了约113%。
从2002年以来,全球铀矿勘查和开发费用逐年增加。各国国内勘查费用2002年约0.95亿美元(18个国家),2003年为1.238亿美元(20个国家),2004年为2.188亿美元(21个国家),2005年为3.64亿美元(19个国家),2006年为7.738亿美元(17个国家),2007年略有下降(7.18亿美元)。
2006年费用的97%源于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印度、俄罗斯、南非和美国等7个国家,其中加拿大和美国占76%。勘查和开发费用近年增加最明显的是澳大利亚,2002年总费用不到300万美元,2004年增加到10000万美元,2005年超过30000万美元,而到2006年则达到60000万美元以上。
5.美国智囊报告敦促美国支持核电发展
日前,美国国务院国际安全顾问委员会工作组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全球民用核能扩张的扩散风险”的报告,该报告认为:全球核电的大规模扩张虽然会带来核扩散风险,但美国必须支持核电发展,以确保核供应国为不断发展的市场建立安全保障系统。报告汇集了各方专家们对全球民用核能的未来和风险评估意见,以及美国政策支持核能发展的力度等问题的见解。
6.全球高油价导致世界第三次“铀兴旺”
日前,美国最大能源企业群星能源集团(Constellation Energy Commodities Group)斥资5000万美元购买南非铀贸易企业努福卡尔国际铀公司(Nufcor International)50%股份。
2008年7月14日,努福卡尔的母公司,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商南非Anglo Gold Ashanti在最新股东公告中披露了本项交易。由于全球对电能需求的快速增加,以及核电的低二氧化碳排放特性,表明第三波‘铀兴旺’时代已经到来。“黄饼投资公司”(总部设在英国)认为,目前全球铀供给与需求的差异使得初级铀产品价格低迷的趋势开始逆转,新的“铀兴旺”时期已经到来。
1974年成立的“世界核燃料市场”协助来自20个国家的86家公司进行核原料交易。来自“世界核燃料市场”机构的信息显示了铀市场供求的变化。
经济发展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依赖核发电,美国为20%、德国为30%,日本占34%,法国为78%,(立陶宛80%)等。
国际核协会预测,到2020年全球铀需求将达到2亿7000万磅,而2005年的铀消耗量仅为1亿800万磅,2006年1亿300万磅,2007年约为1亿7300万磅(约合78471吨。全球对铀的需求在增加,比利时、瑞典、德国、瑞士、西班牙以及美国的反应堆都在或已经完成扩容,现有反应堆寿命的延长同样预示对铀需求的持续增加。美国90%的反应堆都有在申请延长服役期,该项申请极具可行性。南非Uranmin公司的研究表明,“除去需求方面的因素,目前全球铀产量的供应不足是造成‘黄饼’的价格上扬的原因,”英国《能源与资本》则认为,这种现象将至少持续5年的时间。
第一次铀繁荣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借助于超级大国加大对核武器的投资,铀需求猛增。第二次铀繁荣发生在1972年的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由于对替代能源寻求的增加,全球兴建了一批核电反应堆。本次铀繁荣是历史上的第三次。后两次十分相似,都是受到高油价的推波助澜。在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前,全球铀价每磅八氧化三铀40美元。基于对核泄漏的恐慌,全球核电站的发展暂告一段落。由于需求一时紧缩而导致了铀供给过剩,1989年世界铀价最终降至每磅八氧化三铀7美元的历史最低。
南非,曾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黄饼”产量1600万磅雄居世界最大供应国,当时共有17座金矿以副产品形式生产铀,另有21座独立运营的铀矿。南非铀矿的产量至少可供全球使用5年,如今南非有两家公司向国际市场提供铀,Anglo Gold Ashanti公司下属的‘Vaal Reef’和“铀壹矿”。
高油价显然加剧了全球对核电的重视,而铀燃料再度引起全球关注。抑制全球铀市场发展的唯一障碍是资金与时间。由于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库存铀的原因,预计世界中期铀价将稳定在每磅八氧化三铀70美元的水平,目前每磅八氧化三铀60美元的市场价格接近众多新供应商的边际成本。世界核协会预测俄罗斯与美国的军事高浓缩铀储备达2000吨。这一数字是全球铀年产量的12倍。
7.德国欲减缓核电关闭速度
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和对能源安全的担心,德国人对核电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微妙改变,气候变化也在软化德国人对核电的不友好态度。执政的基督教民主党主席默克尔日前呼吁修改原先计划的2021年前分阶段关停德国17座核电厂的计划。目前德国的核发电量为全德总发电量的32%,一旦2021年前分阶段关停了德国17座核电厂,向境外买电?重启常规煤电?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如何完成?
德国的一项新的民调显示,被访者在是否延长核发电厂的时间上问题上分成对立两派。约有46%的人赞成延长核电服役时间,与赞成按原计划关停核电的人数几乎相等。而2007年时类似的民调则显示,38%的人赞成核电厂延长服役时间, 56%的人赞成按原计划关停。
世界最大的核灾难——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使德国人反对核电,他们担心安全、环境、对核电有恐惧感。前德国党联盟,社会民主党和绿党同意分期关停核电厂,而默克尔的基督教民主党则支持核电。
8.加拿大和日本共同购得澳大利亚金杜尔铀矿
加拿大卡梅喀公司与日本Mitsubishi出价346.2×106美元从力拓公司手中购得澳大利亚金杜尔铀矿。今后两公司将成立合营公司(加拿大与日本公司各占据70%和30%的合营公司股份),开发金杜尔铀矿。澳大利亚金杜尔铀矿是一座脉型硬岩铀矿,推断级别铀资源量12000吨,品位0.3-0.4%U3O8。金杜尔铀矿是一座1985年发现的脉型硬岩老铀矿山,由于当时市场铀价不理想,于1988年矿山下马。

9.澳大利亚兰杰铀矿二季度产量较一季度下降22%
澳大利亚兰杰铀矿为大型露采铀矿山,2008年二季度产量为1030吨八氧化三铀,较一季度下降22%,比2007年同期下降31%。2007年2月27日遭暴雨、洪水侵袭,露采场进水,28日停产。赋存在采场较下部的铀矿石采掘出现问题,目前铀工厂加工处理的是原先矿山存储的矿石,这批矿石的品位较低。


10.日本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约联合开发铀矿
日本第二大电力公司三井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约联合开发乌中部地区的铀矿。日本是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核电用铀大户,而其国内铀矿资源贫乏。日本现在的核电占全日本总发电量30%,而铀原料全部依靠进口,且进口的60%来自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乌兹别克斯坦是世界第七大铀生产国,年产2500tU。与此同时,乌兹别克斯坦铀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3%上下。
日本核电用铀实施“全球化配置”,近年来重点配置其在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地区的铀矿资源。
11.俄罗斯2007年度铀生产量跃居世界第四
俄罗斯年度生产的铀为3527吨,反超尼日尔,跃居世界第四。2007年度俄罗斯生产的铀的93%来自远东地区的、用地下常规工艺开发的远东第一大铀矿山“红石铀矿田”;其余7%则来自达尔玛道夫和希阿格达等两个铀矿地浸砂岩铀矿。另外,俄在西伯利亚冻土带地区勘查到了大矿量硬岩型铀矿,但在开发技术、资金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2.经济发展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去年核电产量下降
经济发展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现今30个成员国中,17个有核电运营的国家,共有346个反应堆在工作。2007年生产2172TWh,比2006年下降6%。主要原因是法国、德国、日本有电厂的关闭而使产量下降。2007年经济发展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的核电产量占其总发电量的21.6%,而在2006年时,经济发展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的核电产量占其总发电量的22.9%。
目前,经济发展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的在建核电反应堆为11座(日本、韩国、斯洛伐克、芬兰、美国、法国),与此同时,到2012年前该组织也要关闭12座核电反应堆(德国5座,英国4座,法国、日本、斯洛伐克各1座)。(作者:谈成龙)
信息来源: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