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核电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孙勤:从大到强 开启核工业新辉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核电网  | 发表于:2015-02-11 | 来源:中核集团网站

在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对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这是对核工业人的极大鼓舞和激励,也为核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围绕如何贯彻中央领导对核工业创建60年的指示和批示精神,对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孙勤进行了联合专访。作为中国核工业的发源和传承,这是中核集团表达贯彻学习中央领导指示和批示精神,进一步开创核工业未来的良好契机。现将采访问答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记者:今年1月15日,在我国核工业迎来60周岁生日之际,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重要指示,您如何理解?

孙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60年来,几代核工业人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推动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世人瞩目”四字高度肯定了我国核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60年来,我国核工业实现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等一系列里程碑式跨越发展,支撑起了民族自立的脊梁,使我国战略核力量得到巩固和提升,为国家振兴和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成了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拥有的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实现了从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到掌握世界先进核电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习总书记指示中指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基石”二字再次明确了核工业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既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也是国民经济安全的基石。

更重要的是,习总书记在指示中特别提出了“三个坚持”: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这为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制定了战略,指明了方向。

记者:那么,核工业今后如何发展?

孙勤: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指示,是对我们核工业60年来的一个总结,更重要的是一个激励。

我们的60年,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在新常态下,我们更多要以问题为导向去研究,研究如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最近,我们查找和分析了体制机制、创新能力、人才建设、国际化市场化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也提出了针对性措施。集团公司党组提出:今后,我们必须加强强军,必须加强创新,必须加强“走出去”,必须加强体制机制转换,必须加强依法治企,必须加强人才建设,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和廉政建设等等。

记者:您如何理解新的辉煌?又该如何续写?

孙勤:过去讲核工业的辉煌,是指两弹一艇、核电“零的突破”。今后我们这个辉煌以什么为标志呢,我认为,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从核大国到核强国,这个强国不是你说强国,而是人家认可的强国。

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中国成为了继美、苏、英、法之后的第五个有核国家,而这五个国家正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成员。中国能够始终站在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央,一个很重要的支撑,就是国防建设,其中就包括战略核力量的建设。

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中国的核电建设规模全球第一。但是要看到,与美国、法国等国家相比,我们的技术、研发能力以及影响力还有差距。

同样,我们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需要核能能力的不断提升。去年,我国整个核电的发电量占2.1%。通过我们的努力,到2020年,可以达到6%-8%,到了2030年,可以达到12%-15%。核电没有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核能的发展后我们就可以骄傲地说,核电使得中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另外,我们还将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为代表,引领我国核工业走出国门,带动核技术、核建设、核装备、核燃料循环产业的出口。

总之,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相适应的核工业强国,坚持安全高效发展核能产业,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不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核电“走出去”,有效带动对外贸易增长和高端机电设备成套出口;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坚持安全第一,为确保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记者:对于国家而言,核电“走出去”意味着什么?

孙勤: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强调,高铁和核电要“走出去”。“走出去”是国家的战略。对我们核工业企业来说,“走出去”意味着:

第一,代表着一个国家是核强国的标志。我们一直说,我们是一个核电的大国,做核工业大国、核电大国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国大,需求量就大。现在,运行和在建机组就有40多台了。到2030年,将接近80台到100台,再加上我们自主生产的燃料,设备制造等,在世界上应该算是一个核工业大国了。

“走出去”需要具备这些能力:自主设计核电的能力,完备的装备制造能力,完整的运营管理能力,核燃料的供应和乏燃料的处置能力。如此完整的能力才是核强国。

第二,拉动国内的装备制造业,以及相关技术服务的“走出去”。出口一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能够拉动装备制造和设计超过数百亿人民币,全寿期超过千亿人民币。现在国内装备制造业生产能力每年可以达到8到10台套。所以,除满足国内和今后的发展需要外,完全有能力为“走出去”进行装备制造。

第三,拉动整个核工业产业链的发展,特别是像核燃料和核环保产业的发展。

核电“走出去”当然还有很多间接的作用。核电是国家间战略合作项目,每个国家都很重视核电合作,因为除了资金量比较大、核工业是敏感技术,更是两个国家要长期合作的项目。从开始谈合作,到合同签订,到建造完工,需要10年左右;建成以后,运行60年退役以后,还需要设备拆除、乏燃料处理等,也是需要时间。我们说,谁买了核电,谁就相当于“百年联姻”。

另外,核电“走出去”,不仅帮这个国家建设反应堆,还要帮这个国家形成国产化能力,甚至是可以帮助这个国家实现本土化,壮大自己的民族工业。反之,从中我们也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

记者:目前,中国的核电技术能否出口?

孙勤:这个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对中核集团来说,核电“走出去”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从1991年出口巴基斯坦30万千瓦核电机组开始,有20多年的时间了。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委托,我们给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也建设过微型的核科研装置。

这种“走出去”更多的依靠我们的组合拳。

第一个就是我们有完整的自主技术。不仅仅是装备的出口,更是一种技术的合作,研发的合作,这是我们能够在核电市场“走出去”,而且能够赢得胜利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筹码。我们不但是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

第二个就是金融支持。现在跟人家谈判核电建设,我们的金融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提供多种形式组合的出口信贷。

第三个就是国家政治外交的大格局。比如说中央的“一带一路”,对一些中亚、非洲的友好的合作等,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环境。

记者:相比国内外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优势有哪些?

孙勤:从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来说,华龙一号堆芯采用的是177,我们就是要告诉全世界,这个是中国人自己研发的,美国人的不是177,俄罗斯人的也不是177,177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所以说,我们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从安全性来说,华龙一号完全可以满足三代核电的技术指标,在很多安全指标上超越了现有三代核电技术的要求。比如,华龙一号的堆芯熔化概率小于10-6/堆年,大规模放射性物质释放概率小于10-7/堆年。

从经济性来说,华龙一号也是有竞争力的。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核电不仅有先进的反应堆技术,更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支撑。从最开始发展核武器,到现在的核电发展,都是如此。

利用我们完整的体系,不仅发展了反应堆技术,核燃料技术也在研发。目前,我们的核燃料技术虽然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些差距,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系列核燃料元件研发获得了突破性进展。CF3组件顺利入堆考验,与法国最先进的燃料元件水平相当,预计2017年,可完全实现自主化,并实现工业化应用。

记者:从政策配套层面讲,中国核电“走出去”还需要哪些政策层面的协调和支持?

孙勤:核电“走出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已经加大了核电外交的力度。

核电“走出去”面临的是国际市场的竞争。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都把核电出口作为政治外交的一种手段。所以国内核电企业在政府的指导下,加强协调合作,建立市场开发秩序。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是世界核工业巨头,与狼共舞,就需要联合起来“走西口”。

同时,光靠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从国家层面讲应该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的力度。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是配套政策的“碎片化”,如果能够有一个平台,根据“走出去”项目的需要,打包形成技术输出、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集装箱”和“手拉箱”,将是对企业的有力支持。

记者: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和国防科工局首次联合发布我国《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您如何理解?

孙勤:现在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核工业的安全仍旧是第一位的,发展的前提是必须安全,不安全就不能发展。《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强调理性、协调、并进的安全观,对我国核工业的决策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出了要求,对教育培训提出了要求,对环境提出了要求,是核工业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保障我国核工业的安全,包括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措施、安全监督、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以及安全奖惩制度等众多内容。

新常态下,提出了我们进一步的核安全文化的一个政策声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说是对当前的核能发展提供了一份正能量。

核安全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新的常态下我们应该做得更好。下一步还将组织我们的员工,对《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进一步学习。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把它做好。

这个核安全观,还不仅仅是一个微观的问题,更应该是一个宏观的问题。发展与安全并重,权利与义务并重,自主与协作并重,治标与治本并重,不但是指一个企业,指一个环境,甚至指的是整个国际国内。

记者:您对核科普宣传有什么建议?

孙勤:核科普宣传工作太重要了。一是要立法。要有核安全法,人大正在组织起草,争取在2018年提交到人大常委会通过。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要制定原子能法。

二是要科学引导宣传。要理性对待科普宣传的事情,我们的核能工作者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说,也要借助社会力量,更要依靠各种协会的专家,总之,大家都要重视。

三是要企业公开透明。要求我们核电企业的排放做到24小时在线公开,公众可以到网页去看,随时都可以监督。我们的企业也要多举办社会公共接待日、宣传日,这也是我们企业很重要的责任。希望全社会理性、阳光、正面看待核工业。(李桃 官慧)

 

 


 

 
关键词: 核电 中核集团 孙勤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责任编辑:cp02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新闻投稿 新闻投稿

本文链接:http://np.chinapower.com.cn/opinion/ 转载请注明

 
遵化人才网www.zhrczp.com

 
热门图文
编辑推荐
点击排行榜
黄岛招聘网www.hdzp.com
经营性网站备案 可信网站 网站荣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